又到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秋冬季,在“咳痰喘”三症来袭之时,不少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老慢支”的概念里。事实上,由于这些前期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类似,慢阻肺患者气短特征常被忽视与误诊。呼吸领域专家谈到,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同,慢阻肺的全球死亡率多年始终没出现下降拐点。中国情况亦不容乐观,最新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逼近1亿,在过去十年左右患病率增长近1倍,对国民的健康的危害被严重低估。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慢阻肺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位主要死因。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最新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达9990万,慢阻肺的整体疾病负担位列我国各种急慢性疾病的第3位,以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疾病年致死率近100万,致残率达500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病率逐年升高,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2002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长近1倍。
“呼吸学界普遍认为,慢阻肺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治疗,而慢阻肺却未像其他慢性病一样获得足够重视。”中山医院呼吸科李善群教授分析,一方面,医患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诊治滞后。数据显示,因为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出慢阻肺的患者了解自身病情者不足3%,但肺功能却下降迅速。另一方面,肺功能检查在我国尚未得到重视,各级医院的肺功能检测普及率较低。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慢阻肺筛查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的重要客观指标。因此,相比X线胸片、CT等其他检查,用于确诊慢阻肺的肺功能检查最为不可或缺。不过,呼吸学专家也坦言,肺功能检查是医院里“最难做的检查之一”,因为这项检查需患者与专业技师高度配合,才能获得准确有效的肺功能数据。对此,专家呼吁,医学专业人员要做好患者教育,大众也要提高对肺功能检查的认识。
与肺功能检查同样遭遇“接受难”的还有慢阻肺的治疗方式。“慢阻肺归于慢性气道疾病,这类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吸入治疗,而不是打针、吃药。对此,患者的接受度也有待提高。”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主任、肺功能科主任刘锦铭教授称,提高慢阻肺的治疗有效率与正确用药、正确操作也紧密相关,这方面的患者教育亦应引起重视。
在药物可及性方面,专家介绍,我国对慢阻肺治疗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仍在不断探索,现有的中国药品手册及医疗机构中,支气管舒张剂依然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石。针对我国慢阻肺治疗的巨大未满足现状,今年8月,国内首个双支气管舒张剂欧乐欣上市,帮助慢阻肺患者实现长期维持治疗。临床试验表明,双效支气管舒张剂在改善肺功能方面较单一支气管舒张剂具有显著优势,进一步优化气道舒张,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还谈到,慢阻肺发病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及环境因素。据统计,慢阻肺患者中有70%-80%的人有吸烟史。在我国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中,其中男性6840万,女性 3150万,专家称,这也提示了吸烟对慢阻肺发病的影响——男性烟民较多。另外,有长期烟雾接触史的人,如长期生活在大灶炊烟环境、有职业有害气体接触,以及儿童时期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的人等也有较高的慢阻肺发病可能性。
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教授张景熙援引一项国外研究补充谈到,母亲在孕期有吸烟史的,其后代肺功能发育不全的比例会提高,成为慢阻肺的高发人群。这也提示了有妊娠期吸烟对后代的影响。
“因此,慢阻肺防治,首先要戒烟并减少烟雾接触,同时需到医院接受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尽早诊治,延缓发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瑞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博导周敏称。
作者:唐闻佳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