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交过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这话,放在王老师身上是妥帖的。
“王老师”,大家都这样叫他,不只因为退休前他是一名教师,如今他也是病友眼中的老师。新年来了,王老师正忙活着元旦后的第一次病友沙龙——他们都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治疗的淋巴瘤患者。
新年,新生,对他们这群“跟生活交过仗”的人来说尤有意味。
变故
生活,有时爱跟你开玩笑。2014年6月,王老师没再与服务了30年的学校续约,他要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了。
7月,刚旅游归来,年度体检报告来了,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9月,经上海肿瘤医院检查,他得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种血液肿瘤。
这还没完,进一步做PET/CT全身检查,第二个坏消息飞来,同时患有肾癌。
“上世纪80年代,我刚踏上工作岗位,就听同事说家人患淋巴瘤去世,整个过程也就半年,这是淋巴瘤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1995年,父亲查出淋巴瘤,我当时脑子就炸了,6个月后父亲走了。”王老师说,这次感觉自己“大限到了”。
人很奇怪,暴风雨面前反而坦然了,王老师冷静地做了这些事:请农场场友吃了一顿饭,在席上宣布自己得了癌,接受了场友们的“惊讶”与就医指导。
他听着,但有着自己的计划——其后三天,交代好后事,拍好遗像,而后直奔上海长征医院,做肾癌根治术;三周后,去瑞金医院血液科治疗淋巴瘤。
接诊医生是赵维莅教授,我国淋巴瘤诊治名家。治疗前,她约王老师和家属谈话,分析了病情、治疗方案和大致费用。王家人似懂非懂地听着,直到一句话击中了这个有点垂头丧气的家庭。赵维莅说:“我有80%的把握可以治好你。”
“80%?!难道我不会像父亲一样?”王老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顿时信心百倍,暗下决心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医生一句传递希望的话,给病人的百万级信心,没生病的人是没法体会的。
转机
淋巴瘤化疗开始了。幸运的是,王老师的淋巴瘤属于早期,并且对一种靶向药物敏感性较高。不幸的是,他在化疗中发生了严重感染,人体免疫防线眼看垮塌,一次感冒就可能把他彻底击倒。
连续注射了16天的多种抗生素,医生每天观察、调整着治疗策略。直到大年夜后半夜,警报缓解,他改为口服抗生素。就这样,他喘息着在病房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终于熬过6个月的化疗,本以为一切向好了,阴影再度袭来。化疗刚结束两个月,王老师得了抑郁症。肿瘤患者半数以上合并有抑郁、焦虑情绪。
“有段时间,我曾一度想跳楼,因为实在受不了了。”王老师回忆。他拿着医生开的抗抑郁药,吃了一个月后,又查出白细胞跌得厉害,只能停药,但焦虑情绪又加重了。一想到淋巴瘤化疗后5年内还有20%的复发率,他夜不能寐,多种焦虑情绪叠加,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
学校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后,有意安排老师陪他出去旅游散心。在苏州,一句话让王老师触动很大,“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心存善念。”他开始走出自己的“小情绪”,做起了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事。
重生
王老师加入了一个抗抑郁症的互助公益组织——“郁今香”。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病友,大多数还是年轻人,学历高,但疾病折磨着他们,使他们不能工作。
看着他们,王老师突然重拾起“当老师”的责任,他买了许多心理学的书,跑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听讲座,请病友们吃饭——很多人因病丢了工作,生活拮据,他通过饭桌谈心开导病友。
就这样,他竟“忘”了自己的抑郁。
每三个月,瑞金医院血液科会开一次医患交流会,参加对象是病友和家属。每次,还会邀请一位老病人“现身说法”。王老师两次被选中,看着这位神采奕奕的“上海爷叔”,不少新病友都不相信他70岁了,还身患两种癌。
“原来,讲自己的故事也能帮人!”一个想法在王老师脑海里成型:组建志愿者义工队,帮病友提振抗癌信心。去年,瑞金医院血液科志愿者义工队成立。
“一个人每天都可能产生大量癌细胞,但并非人人得癌,因为癌细胞一出现就会被体内的卫士细胞杀死,但如果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这些细胞分泌功能会被抑制。所以,开心很重要。”30年的教龄让王老师的讲课总是很生动。一次,在新华医院探病时,他的讲话还引来邻床“围观”,当听到他化疗结束尽管腿酸、无力,第二天照样骑车去买菜,整个病区都欢呼了。
这趟医院归来后,他感觉“天下淋巴瘤病友是一家”,他们的志愿者团队成员也不限于瑞金医院一家了。“人活着,最主要是要有信心,要看见希望。”一位来瑞金医院学习的北京301医院血液科护士看到了这种志愿者形式很受感动,说一定要把这份有意义的工作带回北京。
“我一次次闯过难关,离不开赵维莅教授及其团队的不离不弃,离不开多年的老友、挚爱的家人一次次的鼓励我。如今我重生了,我也想把我的经历告诉更多人,让他们不要放弃,少走弯路,重获新生。”王老师说,他想给更多挣扎在生活乃至生命边缘的人传句话:不要放弃,来自生命深处的激情会给你回馈。
(涉患者隐私,文中隐去全名)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