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是不能说的秘密,但是你的腰围,臀围却从不说谎。
随着腰围的不断增加,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健康问题也随之扑面而来。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个人身体脂肪累积过多,尤其是肚腩部位的脂肪,可能与大脑萎缩存在关联。
来自英国莱斯特郡拉夫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参与者的身体质量指数 (BMI) 和腰臀比来确定肥胖程度,并且发现拥有过高 BMI 指数,同时拥有较高的腰臀比,才是真正的问题。
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成人超重和肥胖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按照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指数等于或大于 25即为“超重”,BMI指数大于28 即为“肥胖”。
而腰臀比则是由腰围除以臀围确定。一些腹部堆积较多脂肪人拥有更高的腰臀比数值,男性腰臀比超过 0.90,女性腰臀比超过 0.85 的被界定为中度肥胖。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 Mark Hamer 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表示:“现有的研究表明,大脑萎缩与记忆力衰退以及患痴呆症的风险相关性较高,但有关多余脂肪对大脑体积是有益还是有害尚未得出定论。”
肥胖会让你的大脑处于危险之中吗?
之前也有一些研究显示,随着身体脂肪水平的上升,某些类型的脑细胞数量会下降,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升高的一个潜在原因。
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认同这一观点,尤其是人们在被诊断为痴呆症之前的几年里,体重会出现一些波动。
为了弄清这其中的一些细节,研究人员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将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与大脑中被称为“灰质”的神经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深入处理的部位)和支持性的“白质”组织的体积进行了比较。
体重指数与灰质体积相对于年龄的关系图
这项研究调查了 9652 名参与者,年龄从 40 岁到 69 岁不等,平均年龄为 55 岁。研究人员测量了参与者的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和全身脂肪含量,并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利用磁共振成像来确定大脑白质和灰质以及大脑不同区域的脑容量。
结果显示,大约有 1300 名参与者,属于同时拥有高 BMI 指数及高腰臀比这一类人群。平均来说,他们的大脑灰质体积只有 786 立方厘米。
相比之下,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都很健康的 3000 多人,平均大脑灰质体积为 798 立方厘米,身体质量指数高、腰臀比相对较低的人,平均大脑灰质体积则为 793 立方厘米。
其中,灰质包含大部分大脑的神经细胞,包括参与自我控制,肌肉控制和感觉知觉的大脑区域。而白质则包含连接大脑各个区域的神经纤维束。
身体质量指数及腰臀围与脑灰质体积的关系
之前,每个因素都被单独检查过,但在最新的这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腰臀比和身体质量指数作为联合效应来检测对脑容量的影响。
不过这项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被邀请参加研究的人中只有 5% 的人最终参加了研究,而参加研究的人身体素质往往比不参加研究的人更好,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并不能反映整个人群。
但尽管如此,该研究还是为研究肥胖和神经学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脂肪和大脑的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肥胖与大脑特定区域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BMI 一般被认为更适合反映储存在外围的脂肪,而腰臀比则是脂肪位于内脏的指标。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不同位置的脂肪对健康具体影响。
科学家们认为,腹部脂肪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可能是由于炎症标志物 (尤其是 C-反应蛋白) 分泌的增加。这些炎症标志物是通过脂肪细胞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而分泌的,在过去的一些研究中显示,这些物质含量的增加被认为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表明,在痴呆症患者的大脑和血浆样本中发现炎症蛋白水平有所升高。
尽管目前关于脂肪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大脑的,还没有定论。但根据以往的研究,肥胖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乐观。
Hamer 教授表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有一天,定期测量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可能会有助于确定大脑的健康状况。”
腹部肥胖
在过往的实验中,就有许多研究成果将肠道的生理机能与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如果身体脂肪和大脑体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话,也不足为奇。
但毫无疑问的是,当我们看得越仔细,我们会发现这之间的复杂联系超出我们的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罹患痴呆症的人数在 2050 年前将增长三倍,痴呆症患者总数到 2030 年将达 8200 万,到 2050 年将达 1.52 亿。但目前我们仍没有治愈方法,也没有任何方法来减缓这种疾病。
不容忽视的肥胖!
肥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肥胖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疾病分类名单,并认为是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有超过19亿成人超重,6.5亿多人肥胖。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死亡可归咎于超重或肥胖。
不光“大胖子“数量越来越多,“小胖子”的形势也很严峻。2016年,全球共有4100万名学龄前儿童超重。他们可能会较早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从而加剧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风险。
肥胖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已经毋容置疑。而造成肥胖大流行的原因,各种美食的诱惑和能躺着就不站着的生活方式,难辞其咎。
而至于大家关心的各种减肥妙招,科学地总结下来无非一句话——少吃多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信息显示,每周有规律地从事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肠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读到此处,低头就能看见自己啤酒肚的你,理应三思。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综合自 DeepTech深科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