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感激,是你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光明。”
近日,在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病房,蔡先生难掩兴奋和激动,紧紧地握着侯立军主任的手,几度哽咽。然而在一个月前,他却深陷在左眼失明、颅底血管出血不止的痛苦之中,生命危在旦夕。
一个月前,一场噩梦降临在蔡先生身上;当时他正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辆飞驰而来的电瓶车撞倒在地,当即陷入昏迷,如注的鲜血从口鼻涌出……
路过的好心人拨打了120,救护车呼啸而来将蔡先生送至就近的一家三甲医院,清醒后,蔡先生发现左侧视力仅有光感,什么也看不清,保守治疗后仍无任何改善,心急如焚的家属将其转往长征医院。
“他刚来时,双眼肿得像熊猫,眼眶周围也因为淤血而呈紫红色,就连给他检查视力都必须用手将上下眼睑掰开。”接诊医生说,医护人员迅速为蔡先生进行头颅CTA检查,证实其颅底骨折、颅神经损伤、颅底血管损伤、颅脑损伤,而引起蔡先生左眼失明的原因正是颅底骨折压迫了视神经。每一条,都是临床上的巨大挑战:广泛颅底损伤,致死、致残率极高,且早期诊断困难,救治难度极大。
在外地开会接到电话的神经外科侯立军主任一边手机遥控指导救治,一边迅速赶回医院,率领团队进行会诊后,第一时间制定出手术方案,决定实施右侧视神经管减压术。但由于手术入路极其狭窄,且在这条狭窄的路径上遍布损伤的颅底血管,骨管松解、去除、减压过程如有闪失,轻则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毁损,重则动脉破裂出血,当场夺去患者生命,这些无形中更平添了手术难度与风险。但侯立军主任心里怀着一份坚持:绝不轻言放弃!
这名神经内镜治疗颅底创伤第一人和拓荒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镜下经鼻腔打开蝶窦后壁暴露视神经骨管,小心翼翼地磨开因骨折狭窄的视神经管,经过3个小时的精心操作,颅底复杂骨质压迫中的视神经毫发无损被解救了出来,终于找回了“丢失”的视力。
出院后一周,还在康复中的蔡先生,在熟睡中突然被一阵咳嗽惊醒,顿时鲜血从鼻腔涌出至休克昏迷,120救护车就近送至上海某三甲医院后,呕血不止,急诊行DSA造影并填塞治疗后,蔡先生情况趋于平稳,但遗憾的是没有发现出血点。一周后,蔡先生再次咳嗽后大出血,休克昏迷,血压下降,只能填塞纱布先保住性命,各种检查仍对明确出血点并可靠止血束手无策,蔡先生残存一息。多次以无效告终的诊治,让蔡先生及家人感到一筹莫展。
就在生无所望时,家属紧急与长征医院的侯立军主任取得了联系。“侯主任是我们最后一根稻草了,很感激他不仅没有拒绝我们,还在了解病情后破例给我们加了床收治入院,第一时间安排了检查。”
抵达长征医院时,看着经填塞治疗后意识稍有恢复的郑先生,侯主任的眉头却深锁:血管填塞治标不治本,如果不尽快找到出血点,致命性的大出血还会再次袭来,危急生命。
紧闭大门的示教室内,侯立军和大家开始了一场“生命保卫战”。组枳专家对可能出血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患者伤后紧邻颈内动脉的蝶窦均有骨折,且窦内积血,不排除出血来自颅内大的双侧动脉颈内动脉;其次颅底创伤所致的为鼻腔供血的血管损伤,伤后因血痂形成暂时止血,而伤后两次咳嗽导致血痂脱落而大出血。为此,手术团队邀请上海市神经外科领域顶尖专家会诊,也无法给出明确意见。
出血点还是“迷”一样的存在。而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鼻出血的问题,挽救患者生命,在内镜下明确出血动脉并妥善止血,以及在术中防范大出血成为救治患者的关键。因此,侯主任团队结合外院专家的会诊意见,制定了多套手术方案。
经过反复的术前方案确认及预案演练,在术前充分备血,告知家属风险等准备完善后,在麻醉科、输血科等多科护航保架下,郑先生进入全身麻醉状态,侯立军主任在破损的组织里寻丝逐迹;分离左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阻断……,随着一声“找到了”所有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出血动脉原来是左侧供应鼻腔黏膜血供的左侧蝶腭动脉。术后第2天蔡先生转出监护室,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真的又活过来了!”
揪心的一个月,医患共同走过。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尽管治疗的每一步都风险极大,但家属的信任和理解,给了他们放手一搏的勇气,相关科室专家的鼎力相助,给了他们迎难而上的力量。
作者:记者陈青 通讯员王根华
图:院方供图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