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专家王坚教授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西藏小伙索朗的场景:他乘飞机第一次来上海,不是来旅游,而是来求救的!他的身上插着六根引流管,生命垂危。
这次再见到他,时隔近半年,索朗走路轻快,笑容爽朗,如同换了一个人。得知这名上海医学专家要到西藏日喀则出席珠峰医学论坛,他特地赶来,就为送上一杯自家做的甜茶,说一声感谢。
上海医生,青年藏民,就在珠峰脚下完成了这次跨越5000公里的特殊随访。
“每每这个时候,会深深地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和职责,这也是大家救死扶伤的初心和动力。”回顾这个春节前夕的生命抢救,王坚教授说。
来自珠峰的求救,开启沪藏生命接力
今年3月1日,对32岁的青年藏民索朗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与死神进行殊死搏斗;而这天,他在上海仁济医院胆胰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重获新生,带着大家的美好祝愿顺利康复出院了。
他的妻子和姐姐向胆胰外科主任王坚及帮助过他的医务人员敬献了洁白的哈达,这是他们对恩人最高的礼赞与感恩。
索朗的家乡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他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今年1月中旬,索朗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送到当地医院后发现他患有严重的胆石症,于是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不过,这并非厄运的终结,而是开始。谁都没想到,索朗的胆道系统解剖结构异于常人,属于罕见的“分裂型右后胆管”。
由于藏区医疗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次手术虽然切除了被结石填满的胆囊,却也严重损伤了他的胆管。索朗手术后很快出现了最为棘手的“胆漏”并发症,胆汁很快充满了他的腹腔,并造成了严重感染,生命垂危。
就在命悬一线之际,正巧由仁济医院胆胰外科牵头成立的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有一位成员单位的医生在西藏当地医院进行医疗支援。他紧急联系远在上海的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王坚教授。
这一来自珠峰的求救,引起王坚教授的高度重视,“病人还很年轻,我们要力争给他生的希望,我有把握在上海给他手术,把患者接到上海来!”
很快,索朗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腹腔引流术,并在一位当地医生护送下,身上插着六根引流管的他即刻飞往上海,来到仁济医院胆胰外科。
情人节里的手术,生命由这群医护人员“守护”
仁济医院胆胰外科目前是国内一流的胆胰外科诊治中心,王坚主任领衔的专家团队在国内外胆胰外科学术科研和临床医学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不过,索朗抵达仁济医院时恰逢中国春节前夕,除非急救手术,择期手术都安排在春节后。一年忙到头,患者陆续回家,大家都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气氛中。
可索朗的病情等不起,为抢救这位生命垂危的藏族青年,胆胰外科许多医护人员选择留了下来,守护生命。
对外科医生来说,很多时候,手术不难,但手术前、后的工作才更为关键。临近春节前,由王坚教授组织医护团队对索朗的病例进行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治疗方案。
索朗面对的主要难关是感染关,这也是最致命的,直接关系到能否进行后续的手术。为挽救他的生命,整个春节期间,医疗团队都坚守在病房,时刻关注着他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处置。
经精心的消炎、保肝治疗、科学的营养支持,索朗的腹腔感染终于获得控制,全身情况得到了改善,所有人的努力终于为他赢得了手术的机会。
2月14日,王坚主任主刀,为索朗施行胆道损伤修补术。打开腹腔,医护人员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虽然留置了大量引流管,但患者的腹腔内依旧积满了漏出的胆汁,肝脏、肠胃等器官全部都被染成了黄色。
而在损伤处,肉眼可见胆汁正在不断流出,可是却因为粘连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医生无法看清破溃口的具体位置。
同时由于术野狭小,外加损伤处周围环绕着肝动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让手术难度陡然增加。
王坚主任带领手术团队采用围肝门外科技术,耐心细致地分离解剖结构,小心避开重要血管,细心解剖,寻找造成胆漏的“罪魁祸首”——回缩进肝内的胆管断端。经不懈努力,终于他们找到了仅有2毫米长的破溃严重的胆管,并进行拼接修复,再将其与肠道吻合。
手术历时五个小时终于完成,术中出血少于50毫升,无任何并发症。
所有手术团队都记得,当天是情人节,这也是情人节的“第一刀”。医护团队的奉献与付出,换来了最好的结局。
感恩,感动,跨越5000公里的随访
手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索朗很快恢复了健康。3月,出院前夕,索朗和家人用洁白的哈达向给予他新生的医护人员致以诚挚谢意。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5月,王坚主任一行应日喀则人民医院邀请参加第四届珠峰论坛,途经江孜县。当得知王坚主任要来家乡,索朗兴奋不已,特意打听好王坚抵达的时间,不事先告诉他,要给“救命恩人”一个惊喜。
王坚深深记得再次见到索朗的场景,这个年轻人脚步轻快,笑容灿烂,从江孜赶到日喀则,就为给他送上一杯姐姐亲手做的甜茶。
“喝上一口甜茶,甜在嘴里,暖在心里。”事先不知情的王坚平日雷厉风行,此时却被感动了。他说,每每此时,会深深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和职责,这也是大家救死扶伤的初心和动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上海的仁济医院、东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及日喀则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共同见证了这个医患之间的动人时刻。在场的青年医生们感动地说,这是最好的医学人文教育,帮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医学事业的信念。
在西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开发建设、对口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藏区医疗条件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还存在高水平医疗人才缺乏、医务人员处理复杂病情经验不足等实际问题。
王坚在上海给索朗手术时,手术室有一名特殊的“学徒”,他是护送索朗到上海的西藏医生,王坚特地让他进入手术室观摩,悉心带教、解说。在他看来,今天能救治索朗,但还有更多的索朗,他希望尽一切机会帮助藏地医生获得技术提升。
事实上,多年来,上海坚持为西藏派出高水平医疗援助团队。从东海之滨、繁华都市来到雪域高原,高寒缺氧等高原反应时刻伴随着每个医疗队员,援藏医疗队员一边克服种种不适,精心接诊,一边也深切地体会到,个人本领再大,能救治的患者毕竟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常规援藏之外,沪藏两地沟通不断,互联网远程诊疗和技术指导更是在西藏和上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架起藏族人民的健康桥。
而对医生来说,跨越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最珍贵的回馈,是纯真的笑容重回患者的脸上。
作者:唐闻佳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