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豹’已经供不应求了,自上周五正式出诊的消息传开后,好多病人来预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丁晶对这名“新同事”赞不绝口。
预约如此热门?这个“大牌医生”其实是中山医院自主研发的“AI(人工智能)医生”。记者今天获悉,中山医院已有近90个AI临床应用,今年6月,中山医院还正式组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全面打造“AI智慧医院”。
“AI医生”上岗,半天接诊9名患者
上周五,中山医院“智能门诊”诊室,“小豹”上岗了。这是全国首家“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患者挂一个“智能门诊专病号”,可同时接受神经内科专科医生和这位“AI医生”的免费诊疗。
“小豹”能做的事真不少:通过自动获取分析病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读取病人的面部表情和语音,分析言语复述情况,它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还能对影像学的结果进行智能化判读。
“在AI的帮助下,通过智能化的定量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及辅助检查解读,医生能缩短评估时间和减少个体间的评估差异,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人工智能临床决策,在疾病的早期起到积极预防、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的作用。”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神经内科汪昕教授表示。
“小豹”系统由中山医院联合复旦大学类脑研究团队等自主研发,目前诊断特异性已达95%,随着“机器深度学习”推进,诊断特异性还将进一步提高。
“智能门诊”刚开,目前采取预约制,上周五半天门诊,“小豹”与医生共同接诊了9名预约患者。
在中山医院,“AI员工”不止“小豹”,另一个“明星AI员工”大概就数“小葛”了。
它由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领衔研发,是心血管领域的“AI医生”。尽管还没正式“上岗”,“小葛”来头不小,已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临床考试。“AI在慢病管理、辅助诊断乃至手术领域,大有可为。”葛均波院士十分看好AI在医疗场景领域的应用。
中山医院正全面开发推进AI应用,已有近90个AI临床应用。比如,在肝脏外科,涵盖知识图谱、影像AI、专病库、科研平台的“肝肿瘤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将协助医生更高效、精准发现可疑病灶;在内分泌领域,建设了基于大数据治理和决策树模型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推荐平台。
“这种基于临床需求而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式和应用场景,将大大帮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治能力,提高科创水平,进一步推动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专家樊嘉教授称。
算法、大数据工程师进驻医院,与医生协力开发AI应用
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如何悄然推进将近90个AI临床应用落地?一直以来,中山医院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创新型医院,该医院的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走过了软硬件购置、信息系统自主开发、集成化医疗服务信息体系、数据汇聚与共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五个典型阶段。
目前,中山医院已形成了以自主研发HIS、EMR、RIS系统为核心、包含近200个模块的一体化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即实现了智能分诊、院内导航、院内资源全预约、挂号、排队、住院护理、灵活支付、智能随访、健康信息查询等服务。
正是在这些自主研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近年来,在新一轮智慧医院的建设进程里,中山医院充分利用自主开发业务系统的优势,以医院专职团队为主导,融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公司的多方优势,在医疗真实场景中“沉浸式”地研发医疗AI应用,形成了临床医生、AI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师等人员紧密合作的“团组模式”,有效应对了医疗AI应用中复合型人才缺乏、高质量数据集缺乏、真实场景结合不紧密等瓶颈问题。
目前,围绕“AI+医疗场景”应用开发这项工作,中山医院已形成“数据集中共享、知识不断累积、人工智能应用深入临床一线”的新格局。
今年6月,中山医院还正式组建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由院长樊嘉、党委书记汪昕出任中心主任,分管医院信息工作的副院长顾建英担任副主任,下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办公室。
据介绍,在该中心的牵头下,中山医院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平台、科研平台、人工智能平台、数据安全平台的建设,实施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计划,形成医院环境下的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链”,以支撑医院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我们希望以沉浸式的环境充分激发全院的AI应用探索,以期快速出一批真正实用的成果。”顾建英同时向记者强调,在医疗领域,“人机大战”的提法未必合适,应该是“人机组队大战”,即医生与AI联袂“出征”,以测试哪一种系统能更好地辅助医生诊断、决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优质的治疗。
至少在短期内,AI不会取代医生,AI不是医生的对手,而是很好的助手,这是采访许多医生向记者强调的。
作者:唐闻佳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