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经常留意“笔会”刊发的上海作家徐慧芬、高明昌的散文,作品给人以美感,文中还有方言词语,读来有种亲切感,他们的文章还为我研究上海方言提供了很多例句。6月5日“笔会”刊高明昌先生的《补锅子,补日子》中就有多个方言词语,如涨醒、水头、眼子、铜勺等,这些词语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现在属于老方言了,其中前三个的理解还有点难度,而在松江府六七十岁的原住民看来,都是些常用词。
文中有个地方值得再推敲——说到锅子坏了,作者用的是“补”字。因为锅上有“眼子”,眼子就是小洞。把洞填上,自然用“补”,就如衣服破了需贴上一块,就得“补”。那么“碎掉的饭碗”呢?“母亲也会拿来请师傅看看,师傅认为好补的就补,不好补的就顺手还给家里人了”,作者仍然用“补”字。碗上不可能有眼子、洞眼,“碎掉”就是碎成一片片,这在方言中称碗爿。面对碎片碗爿,这时不能用“补”,而是要用另一个特色动词:搭,或者说是搭碗。
为什么用“搭”字呢?因为要把碎的碗爿拼起来,让它恢复原来样子,那要用一种叫“碗搭”的东西搭起来,即固定牢。碗搭形状像订书钉,但不是一条简单的短直线,而呈狭长橄榄形,造型小巧而漂亮,两头是向下弯的“脚”。搭碗时先要钻洞,用的是一把小钻子,钻头尖而细。匠人左右扯动像二胡一样的弓弦,让钻头在碗爿上转动。瓷质的碗爿很薄,但很坚硬,又很滑,钻头不易钻进去,因此要控制力度,不能将碗爿钻穿,浅了,又会钉不住,这是很见功力的技术。匠人先把碗爿按原样拼起来,在两块碗爿接缝处各打上一个洞,再将碗搭的两头弯脚安进两个小洞里,按紧即可。碗搭是铜做的,之所以用铜钉,因为不会生锈,又耐用好看。碗爿上钻几个洞,要根据拼缝长短而定。有的碗碎得厉害,可能要钻好多个洞,最后价钿按碗搭数量收取。匠人钻洞后,最终是碗搭将两边碎片碗爿“搭”拢来的,哪里是补呀!
其实,早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编著的英汉《上海方言词汇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第102页)中就收有“搭碗”一词。清末民初浦东人胡祖德《沪谚》卷下中收的也是“江西人搭碗自顾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135页)。当地还有条流行至今的歇后语也可作证: “江西人搭碗——自顾自(瓷)”,说的也是“搭碗”。1924年包天笑在小说《人海潮》第二回中用的是“钉”字:“江西人钉碗——自顾自”。“钉”是将碗搭的两只钉脚钉进钻好的小洞里,让两片碗爿搭拢、固定起来,是“搭”的另一种说法,也没有说是“补”碗。
真巧!近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上海交通大学冯国鄞老师前段时间去英国,她发回来的照片中居然有搭碗的内容。只见一只盆子上裂了三四条纹路,裂纹上密密地布满碗搭。就是说,是碗搭将碎的盆子搭拢来,修好的。那么多的碗搭成条状排列,像拉链一样,又像是刚开好刀后缝的线。直观感觉,英国的碗搭就是根短直线,样子就是订书钉,同中国有一种“美”在里头的橄榄状碗搭不一样。这是小时候就留在我头脑里的印象,不知现在是否还能找到中国碗搭实物?
另外补充一点,方言中“锅子”“镬子”不是同一样东西,按照高先生文中的描述,似乎应该是“镬子”而不是“锅子”。
作者:褚半农
编辑:陈晨
责任编辑:舒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