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许多90后冲上防疫一线,在社区、街道等尽一份力。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顾逸顺就是这样一位90后,疫情期间他报名成为馨佳园六街坊志愿者。关于防疫,他有一篇“日记“想要分享。
讲述人:顾逸顺馨佳园六街坊志愿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
我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也是馨佳园六街坊的一名普通居民。今年寒假,我本该约上三两好友出去玩,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每天关注着疫情的最新报道,了解疫情发生的动态和趋势。
“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这是我们入党宣誓时的承诺,是职责!”讲出这些话的,是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他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硬核主任”,和他一样的无数党员、医生在抗“疫”一线诠释着“把初心写在行动上”。
张文宏主任的这些话激荡人心,除此之外,我还在朋友圈里看到身边一些和我一样的大学生们,在自己居住的社区中参与防疫工作。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应该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贡献力量。2月13日,我来到居委会,向居委书记表明来意和身份,希望能参与到小区的防疫工作,守好社区防线。
上海是一座拥有24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面对企业复工,“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是当前社区防疫工作的标准流程。我所居住的小区不仅外来人口众多,本市常住人口也以中老年人为主,防疫工作形势严峻。
“您从哪里回来?”“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几号到的上海?”“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同行?” 每一个前来登记的人员,都需要主动扫码查看出行路径,我的工作就是要对他们进行逐一询问并填写信息登记表格,根据他们的来源地区进行分类,仔细核对他们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确保这些细节信息准确无误,并告知其需自行在家隔离14天。
此外,上海已经进入第三轮口罩购买预约登记阶段,为了减少排队聚集,对已在第一轮口罩预约中成功登记的居民,默认参加第二轮和第三轮,无需重新预约。但仍有不少居民不放心,还是会亲自来居委询问,每每遇到这一情况,我都会为他们耐心解答。为了方便信息统计筛查和第二、三轮口罩购买工作的开展,需要将第一轮1200多户居民的口罩登记信息逐一录入电脑,我主动要求承担这项工作。面对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密密麻麻的个人信息,必须仔细输入和检查,不能有半点差错。
疫情防控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这是一场大仗、硬仗。疫情面前,人人有责。作为学生的我,平时几乎很少去居委会,也并不了解居委干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但在这短短一周多的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基层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同时对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记得有一次,会议室里有一件粉色的外套,大家都说不是自己的,但又觉得衣服不可能是正在门岗执勤的居委主任的,决定等主任换班回来一探究竟。原来是昨晚主任在小区门口值班时,一位居民担心主任着凉,给他送了一件外套保暖。还有一次,一位热心居民一走进居委就问主任在哪里,然后递上两大瓶免洗洗手液,还再三嘱咐我们大家工作再忙也要多加保重。那一刻,我感到特别温暖,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疫情防控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但只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这次换90后保护你们!”在这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90后中共预备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做表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虽然说询问、登记、核对信息的这些工作是漫长、无休止、高强度的,但志愿服务充实了我的精神。待疫情结束后,我们的生活终将回归正常,而这段志愿服务的经历对我来说却格外有意义,将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作者:占悦整理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