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参加欧洲议会选举投票,与民众亲切拥抱。东方IC
2020年法国市镇选举的选民争夺战已然打响。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以24.2%的得票率小胜马克龙领导的“前进运动”(22.4%),那么在接下来的这场重要战役中,究竟孰输孰赢?
自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以来,中间派和极右翼取代左右分割的传统政党的政治图景日趋清晰;两大非传统性政党的“两极”地位在此次欧选后愈加巩固。在距离2022年法国总统大选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除非出现“马克龙式”的“黑马”,马克龙及其所在政党(联盟)或将成为唯一可能阻挡勒庞染指总统宝座的力量。
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黑天鹅”?
在两年前的法国总统大选中,勒庞成功晋级第二轮,但未能冲破“玻璃天花板”,败于马克龙。此后,极右翼吸取教训,作了一系列调整:“改名换姓”(“国民阵线”改为“国民联盟”);放弃强硬脱欧立场,主张改革欧盟内部运作模式;人事调整,铲除政见分歧者,提拔靠谱有为青年等。
欧选结果表明,勒庞及其所领导的政党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初步回报。早在今年1月份,勒庞就公开宣称,要把五月份的欧选变成法国民众对马克龙政府所推行政策的“全民公投”。这次选举,虽在欧盟层面,但在法国更多地是对继2017年总统大选后马克龙及其所在政党(联盟)与勒庞及其所领导的“国民联盟”之间决斗的延续,更是2022年总统大选的“前奏曲”。
这次“国民联盟”的胜利,也部分得益于马克龙及其政府。从法国内政部对历次总统选举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第一轮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所吸引的选民数量呈逐次递减之势。马克龙在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中以23.8%的得票率位列第一,即仅有八百多万的选民或因竞选纲领或因马克龙个人魅力或其他原因自愿选择将票投给这位前经济部长;而在第二轮投票中,马克龙虽获66.1%的得票率,但大部分选民是为了阻止极右翼上台而被迫作出的无奈之举。
这从侧面反映出,马克龙的选民基础并不牢固。在这样的当选背景之下,马克龙“体制外革新者”的人设很快崩塌;包括税收、退休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起民愤。法国更是爆发了自1968年以来最严重的“黄马甲”危机,导致马克龙政府的整个改革进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5月底的欧选成为法国民众对马克龙政府表达不满情绪的发泄口,而极右翼“国民联盟”成为“惩罚式投票”的最大受益者。在传统政治图景被彻底打乱的情况下,法国极右翼能够从一个到另一个欧选取得如此稳定的好成绩,无疑是一项巨大成就。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国民联盟”坚实的选民基础。这一点也可以从极右翼选民较高的参与率中得出。
马克龙政府或将作何调整?
“国民联盟”的胜利给马克龙政府敲响了警钟,迫使其作出调整;同时,也为其接下来的行动指明了一些方向:第一:提高效率,坚定并加快改革步伐。马克龙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议程因持续时间达半年之多的“黄马甲”运动几近搁浅。在“黄马甲”运动声势渐弱、全国辩论进入总结阶段、欧选结果虽不理想但还算体面、2020年市镇选举即将到来之时,马克龙政府将抓住时机,加速推动改革进程,尤其是失业保险、退休制度等难度系数较高的领域。
第二:进一步瓦解左右传统大党,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其他党派选民。接下来,马总统及其政党将继续吸引“共和党人”,尤其是自由、亲欧的温和右派。同时,在此次欧选中异军突起的法国绿党将促使马克龙政府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在减少自己选民流失的同时,以期寻求更多绿党人士的支持。此外,“国民联盟”在此次欧选中进一步巩固了其第一大反对党的地位,据专门研究极右翼现象的社会学家西尔万·克里彭观察,“国民联盟” 成为“生活于社会底层群众的最佳代表”。鉴于此,马克龙政府或许会将部分注意力转向社会问题。
第三:重新平衡总统和总理的角色,给予总理及其政府更多的自主权,提高总理的能见度和执行力。自当选之日起,马克龙就“事无巨细”,严重超越了其职责和权限,总理及其政府可活动的空间非常小,完全处于总统的把控之下。在这次欧选中,马克龙违反常规,亲自参与到拉票活动中,却适得其反。这促使其 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反之,菲利普总理独辟蹊径,走访基层,主动与中右派市、镇长沟通,同时,努力改善中央和地方的脱节现象,为争取“共和党人”、执政党取得“体面”的欧选成绩作出了很大贡献。其能力获得认可,其在政府中的形象也得到提升。
作者:王丽云(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法国区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吴雨伦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