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暨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那年春天,20多万名人民解放军从泰州靖江出发,开启了渡江战役。而在这场烽火连天的战役中,一位年轻的大辫子姑娘和她的一艘木船,书写了一段感人的“支前”故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这艘木船是参加过渡江战役的原物,现在是国家一级革命历史文物。当时这座木船可以承载三十名左右的战士,相当于一个排的兵力。当时的千万支前民工,就是运用这样的木船运送解放军战士度过长江天堑。雕塑人物的原型是一位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姑娘,她的名字叫颜红英。
雕塑的原型是一张照片,而照片里意气风发的大辫子姑娘颜红英,如今已经白发苍苍,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了。虽然老人听力不太好,但是,每当看到当年的照片,她还是情不自禁地比划起来。
岁月在颜红英老人身上留下了斑斑印迹,因为划桨,老人的手上有多个疤痕。老人言语不多,但还是向记者断断续续地说了几个关键词,那年她划着木船往扬中方向渡江,江面环境凶险。
颜红英的小女儿董小妹回忆起小时候看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往事,那个时候母亲跟她讲诉了真实的渡江经历。、
1949年3月,颜红英的父亲颜建法用自家的5吨木船在泰州跑运输。适逢人民解放军调集船只,准备横渡长江。当时只有19岁的颜红英不顾父亲反对,坚持要捐出自家船只,还报名参加渡江。
最终,颜红英如愿加入了支前的队伍,同时报名的还有她的父亲和妹妹。
董小妹说:“当时解放军在江边训练,我妈妈还把他们衣裳全部洗好,就挂在船上晒干。在江边训练了半个月后,1949年4月21号,正式渡江!”
颜红英不仅摇船技术好,而且非常熟悉当地的水域环境。解放军渡江前的准备,她都全程参与了。然而当时的战事环境十分不利,经常遭遇飞机轰炸。
颜红英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奋力摇船。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飞机轰炸中,颜红英的头部被炸伤,听力严重受损。
受了重伤的颜红英并没有因此停下渡江的脚步,最终她坚持将24名解放军战士送到了长江南岸。解放军登陆后,跟颜红英她们回首告别,“我们要到江南打胜仗”!
解放后,颜红英随丈夫来到苏州吴江定居,过着平淡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是,老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她的后辈身上又有了继承和发扬。
当年冒死送大军过江的亲身经历,让颜红英觉得她和人民解放军之间有着特殊的渊源,她对人民子弟兵总有着亲人般的牵挂。1999年7月,吴江遭遇特大洪灾,颜红英再现支前本色,她坚持要去抗洪一线看望“亲人”。当她在儿子董红兵的搀扶下赶到防洪大堤,看到抢险官兵们磨破的肩膀时,老人眼里闪着泪花。她拿出了事先准备的20多条新毛巾,一一递到官兵们手里。
早先,村里人不知道颜红英是渡江战役的功臣,她也从来没有向村里提过什么要求。照片事件“现身”后,政府经常组织慰问,社会各界也多次看望慰问这位英雄。
“我们后辈,应该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去!”颜红英女儿董小妹自豪地告诉记者,正是受到母亲英雄事迹的感染,董小妹的儿子陈亚运2009年光荣入伍,现在是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在国外从事保卫中国大使馆的工作,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优秀标兵称号。军人出身的陈亚运继承了奶奶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倔强劲。
来源:综合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中国江苏网
实习编辑:罗娜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