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雒城
自带流量偶像、成本超两亿元的《爵迹》,成绩却远不如《小时代》系列耀眼。平均下来,《小时代》单部成本4千万元,平均票房4.5亿元,回报率接近10倍,《爵迹》拍马都追不上。
相比 《小时代》,《爵迹》 从制作水准上应该算是郭敬明个人的进步:更成熟的分镜、更多大牌演员的操控协调、真人CG的运用,使得它终于达到了一个平庸水准。换句话说,如果 《小时代》 是-100分的话,《爵迹》 往上提升了60分。
但《爵迹》 的失败,和暑期档《幻城》 收视不如预期一样,不是因为郭敬明透支了他的商业能力,而是他
高估了粉丝电影的欣赏门槛。
《爵迹》 与 《幻城》 都是中式西幻大杂烩,不像 《小时代》 的闺蜜情、时尚界那样接地气。要理解如“卡索”“鬼山莲泉”之类拗口名字、“魂兽”“召唤”等超能力的设定,也都需要二次元的常识铺垫———这对于真正的动漫爱好者来说太浅,对于很多郭敬明的粉丝又太深。
而在此之前,郭敬明的商业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媚俗能力。互联网时代,一件产品能够卖钱,在精英审美不那么欣赏的品相背后,很可能是建立了一种最经济的筛选路径:去掉才华和自尊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看准方向,设计好角度和分寸的刻意自我矮化,然后挣那些最傻最好挣的钱。
为什么说郭敬明刻意的自我矮化,而不是天然的坏品位?
号称“40000套限量版”的 《临界·爵迹》 限量版,宣传文案和某些别墅楼盘广告高度重合:高端地位、稀缺珍藏价值、奢华设计、古典、王室、贵族……这和MC天佑在 《一人我饮酒醉》 中呓语般拼贴的帝王、戎马、天下、美人,没什么本质区别。
MC天佑,初中没毕业,卖炸串出身的普通青年,百无聊赖在直播中“喊麦”,他的审美和世界广度,都是发自内心和听众同呼吸共命运。而郭敬明少年成名,社会资源和日常阅读范围都远超前者:他读霍金、大众心理学和建筑杂志;他所抄袭的,是业界公认的日本动 漫精品 《圣传》 《NANA》 和《FATE》;他来往的是最顶级的影视资本大佬和明星。要说他不知道什么东西叫真好,那就是笑话了。
那是什么,让他们在完全不同的审美背景下,共同反复吟唱、书写着城乡结合部小吃一条街上的“王者之寂寞”?
因为郭敬明做的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会埋单的用户的局。把坏品味做成爆款去盈利,用财富再去享用自己真正推崇的,在郭敬明这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了他的衡量:
“……我非常清楚大众的审美是什么,然后我会给他比这个审美再高半格的东西。你给他一样高的东西,他会觉得你太平庸,太普通;你也不能给他高一整格的东西,高一格他接不到,他不觉得那个东西美,所以你要在中间一个非常准的位置。”
所以 《小时代1》 的推介会上,郭敬明没带样片,只给院线经历展示了一个PPT,写满了数字、图表、百度指数、观众年龄区间。当时有媒体报道说,他和团队也会跟进社交媒体指数、统计分析用户画像和需求痛点,将大数据运用于电影制作。一旦分析发现“观众对于长句子的解析能力有限”,接下来就会修改笑点,修剪掉那些漂亮、但是需要观众想一想才能明白的长句子。
打个比方:把一部作品从70分提升到80分所需要的投入,和故意把一部本来可以做到70分的作品拉低到50分所需要的投入,很可能相差两到三倍。当“更好”并不等同于更高回报时,就不如把自己的品位、才华进行降维操作,回报更可观。不是郭敬明做不到更好,只是如果更好会导致成本增加,他就不会选择。
你叫不醒一心挣钱的聪明人。
但一味批评郭敬明和他的电影没有意义。
《爵迹》 盗窃了 《FATE》 的世界观设定、甚至画面构图,这种被业界称为“洗稿”的行为很难经法律认定,而他由此获得的巨大市场,也不会给影视、文学界带来任何体量和认知的拓展。但这不妨碍郭敬明成为富一代,年入过亿。更不妨碍资本市场投重注在他身上:《爵迹》 出品方多达十余家,不乏乐视、腾讯这样的大吨位。
是资本都眼瞎了吗? 不,因为埋单的粉丝比郭敬明还不在乎。
郭敬明式成功的基础,本来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投票权逆向选择。经济学中对于“逆向选择”的定义即:委托人无法识别潜在代理人的条件禀赋时,越是劣质的代理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代理人,最终导致劣者驱逐优者。
要看懂 《爵迹》,需要的二次元常识多过看懂 《小时代》;而要欣赏 《聂隐娘》 和 《路边野餐》,门槛远比欣赏《爵迹》 要高出好几座山;所以票房随着理解门槛的提高而下降,这也正常。
当文艺产品市场基数扩到极大之后,群体的智慧和欣赏水平其实主要由分母来决定。粉丝们不一定能生产出有意义的观点,但会实打实消费、投票、转发。而具体到数字上,王小波的一票和粉丝的一票,并没有什么效果上的区别。
《资本论》 写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靠自我矮化成功的,郭敬明不会是最后一个。至少他和 《爵迹》 的某家投资方,刚刚签了4部新电影的合同。电影的商业逻辑已决定了一个大前提:市场足够大到所有人都是用户和玩家的时候,扩大市场份额的,不是单纯的产品质量,而是和产品性质相匹配的营销战术。
但好在大数据之外还有“长尾理论”:再小众的产品,只要存储和流通渠道够,也可以汇聚成与主流市场匹敌的市场份额。即使是 《聂隐娘》 《路边野餐》 这样的作者电影,只要坚持产出,一样会产生复利。在市场最坏的时候不放弃,市场最好的时候摁住自己,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只要有人在走,自我矮化式的成功学终究不能占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