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断攻坚,有效解决我国乙烯生产运行中关键瓶颈问题,相关成果陆续在上海石化、镇海炼化、吉林石化、扬子石化等我国6套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装置的76台裂解炉上成功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利润22亿元。
在今天召开的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项由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杜文莉牵头的项目“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今年上海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女性得奖者,杜文莉将自己出色的科研成绩归功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一往直前的勇气。她也鼓励更多女性科研工作者,勇敢追随自己的内心,不要因他人的眼光而轻易给自己设限,“你要做的,是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再拿出持之以恒的勇气追寻目标”。
将行业实际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杜文莉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自动化。用她的话来说,与此结缘既是机缘亦是顺理成章。
“我的父母均从事石化工业方面的工作,我本人则倾向于和计算机打交道。”上世纪90年代,中国信息技术开始发展,于两者间,杜文莉取了一个平衡,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化工领域的实际问题。就此,本硕博直至就业,她始终徜徉在这片海洋中,从未离开。
做科研,杜文莉坚持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将行业实际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此次获奖项目便紧扣乙烯工业“龙头”难题——裂解生产过程。
此前,乙烯工程建设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装置和设备,包括工艺包技术和支撑装置高效优化运行的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无法掌握,我们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就没有自主权。”杜文莉告诉记者,乙烯装置产生效益的关键点在于提高原料转化效率与降低燃料消耗之间的平衡,然而要找到这个平衡点,涉及的裂解反应、炉膛燃烧、辐射传热等方程多达上万种,同时要对十余台裂解炉群系统在不同加工原料、不同产品需求下进行全局调控。
针对上述挑战,杜文莉带领研究团队从“裂解机理建模 — 原料负荷优化 — 过程运行优化”出发,逐项攻关,开发了乙烯裂解炉炉管内裂解反应与炉膛热量传递的耦合建模与模拟技术、裂解炉炉群原料与负荷优化配置技术以及裂解深度实时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不仅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延长裂解炉运行周期以及实时调控高价值的产品分布,而且为乙烯装置高效运行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裂解炉模拟软件、优化控制技术和系统,首次实现了对裂解炉群在多种原料、不同操作条件的集成优化。
科研不是每天八小时上下班能做出来的
做科研,杜文莉推崇的是“汗水哲学”。“如果说相比他人,我有什么优势,那一定是我在这个领域浸润得比别人更久、更深、更透。”她坦言,做科研是一个“与自己较劲”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怕也不能躲,唯有一件件脚踏实地地完成。
杜文莉常说,科研肯定不是每天八小时按时上下班能做出的。将所有时间投入到工作中,365天全年无休,她坚持了二十多年,这份刻苦与敬业也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每天22点过后,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门禁记录显示,学生们至少一周花70个小时“泡”在实验室中。
眼下,杜文莉为自己与团队定了两个“小目标”:一是与工程设计公司合作,把开发的软件系统嵌入乙烯装置工艺包中,将优化控制技术推广至国际;二是,将此项成果在国内同类石化企业中做进一步辐射和推广,让信息化技术实实在在发挥作用,助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和数字化建设内涵。
“成就价值感不能被简单的薪酬数字束缚,个人的长远发展一定是与国家所需、行业进步结合起来的。”杜文莉常以此勉励学生,对于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也有着更多期待。
在她看来,女性做科研往往更耐心、细致,她们能关注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问题,这是优势;但有时她们也更为焦虑,尤其容易被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做科研不要焦虑,尝试并非‘浪费时间’。无论做怎样的选择,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坚持与勇气是成功的基石”。
作者:李晨琰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