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同济大学讲座教授赫伯特·芒和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袁勇教授。
今天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合作单位、同济大学讲座教授赫伯特·芒(Herbert A. Mang)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奥地利籍科学家。
在奥地利,赫伯特·芒是在科学界和工程界知名度极高的学者。2004年,奥地利就以这位科学家的姓氏命名了一颗小行星代号M。
这位鹤发童颜、以计算力学和计算结构工程享誉国际学界的洋教授,和中国学界有40年的交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及中外科技合作作出了杰出贡献。从港珠澳大桥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一批“超级工程”中,都有芒教授的学术成果运用其中。
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芒教授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对很多教师来说,他更像一位老友。”他获得这个奖,实至名归。”已与芒教授成功合作了15年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袁勇教授如是说。
▲这是一张摄于1981年的黑白照,照片上,正值盛年的芒教授正在讲台上授课,神采飞扬。
作为国际计算力学和工程数值模拟领域的旗帜性人物,赫伯特·芒1977年与Richard Hugo Gallagher(有限元法开创者之一)一起揭示了杂交位移法的数值不稳定性,随后在多个和计算结构工程相关的理论领域作出重要建树。
上世纪80年代,芒教授作为联合国特派专家身份来华工作,到各地讲授有限元法。彼时,他已经是国际著名的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专家,在非线性连续体及计算力学领域有诸多独创性、突破性成果,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到过郑州、西安等地,参与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指导。”有学者颇为感慨地说,和一些国际大牌学者到中国开展交流首选京沪等经济发达、学术发展相对繁荣的一线城市相比,芒教授从一开始就不避讳去条件相对落后的内陆城市。
“看到中国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的奋斗精神和学术素养,我当时就决定与中国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我想尽我所能,要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芒教授回忆道。
在芒教授担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期间,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奥科研合作,多次代表奥地利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等签订了多项中奥政府间科研合作协议。
▲芒教授2009年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计算结构会议期间与同济大学部分教授合影。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袁勇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研究。在这一领域,芒教授团队与袁勇团队的研究对象相近,不过,双方在研究中采取的是不同的技术方案。
2004年,袁勇教授赴德国斯图加特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他原本计划在会议结束后前往奥地利,拜访芒教授。未曾想到,就在这个会议上,他俩不期而遇。
从此,两个有缘人携手学术合作,双方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的科研工作中都联手攻坚。在对科学真理的共同求索中,双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在芒教授的直接推动下,2007年10月,同济大学与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合作共建的“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在同济大学成立。此后10余年,借助这一中奥合作研究平台,同济大学、维也纳技术大学等两国科学家学术往来频密,师生互访、学术切磋、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人才,合作不断深化。
作为常设的合作项目“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讨会”,每年轮流在中国、奥地利举办,两国学者、青年学生与会研讨,从未间断。研讨会还从中奥双边扩展到多边,德国、英国等高校的学者也自愿加盟。芒教授和袁教授还带动双方团队中的年轻人深度参与其中,续写合作新篇。中奥双方还在国际计算机力学大会下,设立“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多尺度方法”专题,分享双方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
▲芒教授2012年到港珠澳大桥沉管施工现场指导。
在与中科院数学所、同济大学的合作中,芒教授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其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和上海中心大厦底板混凝土设计施工中,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性能控制难题。
此外,他还先后参加了国家863计划课题“超大特长越江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技术”,并为我国上海长江隧道、超高层建筑基础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出谋划策。
震撼于中国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芒教授提出了一个名为“弥合鸿沟”(Bridge the Gap)的研究项目,成功获得相关资助。在他看来,“鸿沟”有多重意蕴: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不同尺度方法的鸿沟、中奥文化的鸿沟。
2015年12月,芒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芒教授2018年在同济大学办公室。
近40载春华秋实,如今78岁高龄的芒教授虽已满头白发,但他深厚的中国情结历久弥新。
为学生授课、与学生研讨、为学生修改论文,是芒教授在同济大学短期工作期间的工作内容之一。
每次来同济大学,他每天都是朝九晚九,投入工作,中午也不作休息。有一天中午,团队老师提出,想带他前往校内餐厅点餐,他觉得“太浪费时间”,后改去食堂吃饭。
▲芒教授2018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研究生授课。
让一些同济师生们难忘的是,在耄耋之年,他对教学和研究工作依旧十分投入。在一份芒教授经手的论文原始修改件上,落款日期是2019年8月3日。只见这张纸上密密麻麻分布着红、绿两色的修改词句,页面左上角几行蓝色字迹,是芒教授给论文作者写下的话语:“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工作,不过,这篇论文需要进一步提高。请到时将修改稿发我。”
▲芒教授2019年与同济大学袁勇教授等联合组织举办中奥土木工程博士生论坛。
谈及芒教授对年轻人的厚爱与提携,在奥地利师从芒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的张姣龙博士对此深有体会。学生给他发去的邮件,总是在一天之内就会得到老师的回复。“学生给老师发邮件,肯定是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老师要及时提供帮助。”芒教授说。
联合培养人才,一直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不久前,“中奥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维也纳技术大学圆满落幕,论坛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维也纳技术大学材料与结构力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两校数十位博士研究生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每一场报告后,还展开讨论互动,令这些博士生深受其益。
▲芒教授2017年与中奥科技合作项目成员合影。
芒教授与中国联合培养了28名博士和近百名访问学者,在他的悉心指导和有力提携下,不少中国学者成长为学术领军人才;他与中国学者共同发表了125篇学术论文;他在我国20多地开设百余场学术讲座,直接受益学者、工程师超万人;他还为建设“双一流”学科和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言献策;主动提名推荐中国学者到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任职。
作者:樊丽萍 黄艾娇 图: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