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张江,奠定了我创业成功的基础。”在今天“张江又一年”张江科学城回顾与展望暨优秀企业企业颁奖活动上,上海赞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兼联合创始人周鼎有些兴奋,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没有自己实验室的情况下,从零开始研发乳腺癌靶向药物,如今已正式进入中美“双报”临床试验。
在周鼎看来,这一切得益于张江科学城跑出的“加速度”。“张江为企业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通过筛选平台,我们可以挑选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高效便捷,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在张江科学城,与周鼎相仿的企业者还有很多。从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硬核”领域的产业项目,到人才公寓、河道绿地等城市生活配套……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过去一年,张江科学城可谓硕果累累。
2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领域企业在这里孵化、发展;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经营总收入达800亿元,产业规模占全市近1/3……
显而易见,张江科学城正朝着“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目标稳步迈进。
勇当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开拓者
过去一年,一批创新成果持续在张江科学城涌现:
2月,由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自研抗PD-1单抗“拓益”开出首张处方,在全国51个城市销售;
4月,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获批上市,中国正式进入生物类似药时代;
9月,阿里巴巴发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含光800”,测试显示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
10月,国产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宣布旗下的14纳米芯片实现量产,“中国芯”迎来了又一次技术突破;
12月,中国原创阿尔兹海默病创新药物“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正式上市,从一纸新药证书变成了造福患者和患者家庭的一粒新药。
活动现场,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彭崧分享了一组数据:
2019年,张江科学城预计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2834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1.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亿元;完成税收为315.8亿元;前11个月,完成内资注册资本270.32亿元;实到外资2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07%。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多年甘坐“冷板凳”所拼出的“热产业”。
如今,张江科学城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产业集聚区,同时还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最完整,专业化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
自2018年4月张江人工智能岛揭幕以来,如今张江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效应”。
随着英飞凌大中华区新总部、IBM上海总部及研发大楼、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等纷纷“上岛”,未来这里还将发展成上海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最集聚、类型最丰富、人才最密集的聚集地。
加速“园区”向“城区”转变
2020年对于张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张江要持续跑出“加速度”,需加速“园区”向“城区”转变,一口气都不能松。
首先就是加快落地“五个一批”重点项目。
目前,首轮73个项目已有51个完工。新一轮82个项目中,张江 “科学之门”、ABB机器人超级工厂、PNP长三角区域总部、华域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等4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未来公园(一期)张江人工智能馆、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2个项目已完工。
此外,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科创办副主任、张江管理局局长吴强介绍,比如,建立张江科学城企业服务地图,形成网格化服务体系,综合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其中,逸思医疗、艾力斯项目24小时内完成从土地合同签订到施工许可证核发。
同时,建立上交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助推优质企业到科创板上市;科技创新人才服务持续升级,设立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上海国际科创人才服务中心进驻张江科学城企业服务中心,为科创人才提供更加综合配套、便捷精准的服务。
用彭崧的话来说,2020年对于张江来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张江将紧紧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围绕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大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抓好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顶尖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等重点基础工作,着力突破核心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
据悉,该活动由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人民政府、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作者:李晨琰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