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跑出9秒99的成绩后,“苏炳添”就成为了中国速度的代名词;北京世锦赛再次破十,让这位年仅26岁的中国飞人成为中国田径全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然而,这一突破的背后却是苏炳添在运动生涯中曾面对的最大挑战:“外教觉得我先出右脚的起跑方式不是很科学,建议我改成左脚。”一向沉着冷静的苏炳添谈到这一改变时轻描淡写,但随改变而来的风险以及他的坚定决心绝非那样简单。
在最辉煌的时刻作出改变,这是一场许多人不愿去做的豪赌,而苏炳添选择了尝试。
两年前苏炳添遭遇成绩瓶颈,面对训练改进意见,他经历着所前未有的内心斗争。右脚起跑制约了他的身体天赋、影响了奔跑的流畅性,中后程无法保持速度;如果改为左脚起跑,就意味着要改变近十年的肌肉记忆。
对他来说,不做调整依然能保持国内顶尖的地位;冒险做出改变,则要承担不成功就退役的巨大压力。面对这一押上运动生涯的豪赌,教练组让苏炳添慎重考虑,连一向支持自己的老队友也不尽支持这一冒险。
在2014年底冬训之际,苏炳添最终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任何改变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最初,仅仅是蹬起跑器这个常规的技术都让他重新适应了很久。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起跑这小小的一步,更是长年累月的跑步习惯。为了让身体忘记先出右脚是多么舒坦,即便是生活中的坐立切换,苏炳添都刻意控制先迈左脚。
考验远不止此。改变技术后的一段时间,苏炳添的成绩并不理想。在一次起跑训练中,他竟输给了一名美国当地的女跳远运动员。顶着佛罗里达的烈日,苏炳添的心情却跌至冰点。但他清楚,要想突破瓶颈提高成绩绝对不能浮躁,唯有付出更多努力去发掘潜能。
把压力转换为动力,让性格沉稳坚韧的苏炳添为自己安排了更加严格的训练计划。
为了加强韧带强度和肌肉耐力,他采用了不同寻常的训练方法锻炼双脚和四肢;他与教练组及队友反复调整模拟测试,调整每一个技术细节;晚上回到宿舍,苏炳添会反复观看过往的训练与比赛录像,比较其它短跑名将的起跑技术,琢磨如何能让自己的起跑更完美;即便已经就寝,他还在头脑中循环播放起跑动作,“我在灌输记忆,睡觉都还在跑步”。
在整个冬训中,他就如同冬眠中的猛兽,默默地为来年苏醒积蓄力量。
冬训归来,一个不再闷头猛冲,讲究技巧与战术的苏炳添重新站到了起跑线前。2015年苏炳添在尤金和北京接连打破10秒大关,并和接力队的队友一起创造了中国田径队的巅峰时刻。当初大胆冒险的价值终于体现。
在为八月巅峰赛场备战的训练中,苏炳添认为自己的技术从摆臂到协调性还有更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不再面对孤注一掷的抉择,他依然悄无声息地积攒实力。他极少提及训练有多么艰苦,在微博上晒出来的自拍总是带着标志性的阳光笑容。
笑容背后,他已经再次向前推进了自己的极限:今年3月,再度冬训归来的他在波特兰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面对曾经的低谷与他人的质疑,苏炳添用一次次的实践成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一个月后,里约奥运会,期待苏炳添的下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