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学人访谈录】
玉文化是江南文化最深远的精神原型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
重塑上海的历史文化形象,会有一场“翻身仗”(之二)
文汇报:人们一直认为,江南文化的源头是周朝的“泰伯奔吴”。但是良渚出土的一系列精美的玉器表明,早在7000年前江南就有了很高的文化面貌。你认为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江南文化的源头有什么意义?
叶舒宪:今天人们对“江南文化”的普遍理解是什么呢?小桥流水、吴侬软语,丝绸刺绣,这些都还是比较浅表的文化,缺乏的是历史的深度。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文化底蕴深厚,就肯定自信。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傲视全球,是因为在5000年前就有了文字。而我们7000年前就有了玉礼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基因层面!璧琮钺组合的玉礼器体系是长三角地区的原创,举世无双。就像玉琮这样的器物,只有在这里先流行起来,后来才逐步传播到中原。玉琮在周代以后就基本不用了。但后代人以玉琮为原型,烧制出一种瓷器,叫琮式瓶,方型的、多为天蓝色,旁边或加上八卦符号,这在明清时期也很流行。这表明长三角数千年文化传承仍没有中断。现代人有责任继往开来。如果说上海要打造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那么,有一幢玉琮形的摩天建筑,外加良渚人信奉的鸟人神话形象,那就足以体现长三角地区7000年文化底蕴。从河姆渡博物馆到良渚博物院,再到广富林遗址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器物和图像的原型都有很多。江南文化的深远精神原型,将由此散发而出,传播世界,让大玉琮的每一个分节上昭示出神面纹和变形鸟纹的眼睛。
文汇报:玉文化让我们看到了史前时代长三角在文化上的一体性,这种“大传统”的视角给我们的江南文化研究带来什么启示?
叶舒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非常重要的启迪和新的研究前景。如果大家都充分认识到长三角在5000年前就是一体化的文化格局,那对重塑上海在世人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形象,将会有一场彻底的“翻身仗”。为此,沪苏浙皖要协同作战,不要拘泥于行政区划来分割彼此,要把整个玉文化看成一个史前的文化统一体,用影视大片等现代传播方式,把这种新知识迅速传播给全世界。希望人们亲眼看到:距今7000至4000年前,这个南方王国是什么样的?关键词有:养蚕缫丝、种植水稻、繁复而美妙的玉礼器体系、干栏式建筑和榫卯木器结构,崇拜鸟和太阳,表现为鸟立神坛形象和鸟首盘蛇符号,并且以头戴巨型羽冠的鸟人合体神为主神。
走出书斋,走向田野。我们启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史前原型研究,也会引领未来整个文科、文史哲的学术变革的方向。以前我们太依赖文字知识,只知道“小传统”的古书,忽视前文字时代的“大传统”。未来要将新知识普及到中小学的教育中。自古以来按照文献来书写历史的方式将彻底改变。倡导“大传统”新知识,也就等于给所有受过教育的人来一次再教育,对传统知识观是具有颠覆意义的。汗牛充栋的古书里没有一部书写到河姆渡、崧泽、良渚、福泉山和广富林。因为以往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文字教育的结果,所以根本没有这些考古新知识内容,哪会知道有什么“大传统”呢?要不然怎么会把上海的由来讲成200年前“渔村”?一般人们根本不知道在7000年前至4000年前这3000年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长三角地区是什么样子。这是学术和教育的双重缺失,需要与时俱进地及早弥补。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