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学人、读书人,都不会忘记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中的学术书苑。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唤起一个群体的集体记忆,并且能够在忆者们的心中漾起一圈圈、淡淡的感恩的涟漪,或许是时候找个应景的日子,把往事折腾出来一起晒晒了。
但凡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学人、读书人,都不会忘记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中的学术书苑。
“谈学术书苑,你算是找对人了。当年,我可是常客。”记者拨通了几位上海学人的电话,电话那边的回答像台词那样如出一辙。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唤起一个群体的集体记忆,并且能够在忆者们的心中漾起一圈圈、淡淡的感恩的涟漪,或许是时候找个应景的日子,把往事折腾出来一起晒晒了。拂去时间流逝留下的轻尘,那一代学人所走过的甜中有涩却不平凡的路程,清晰可见。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是一个出版市场空前繁荣的岁月,却不想学术著作反而成了那块洼地,出书难、找书难,买书更难。那张互联网还没“织”成的日子里,似乎读书人做学问的空间也少了一个维度。即便领域内专家,对于相关专著的出版信息也无法全面、及时掌握。如此时空背景下,学术书苑作为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店中店”,方寸之间只做学者、学问之“媒”,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找书、读书、买书,甚至卖书的所在。谁说书店只好静悄悄?关于作品、学问的交流,甚至争论,在这里从不稀罕。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万里眼中,“学术书苑为那个年代的学者推开了一扇窗”。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