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除颤仪
嘉定区绿苑路419号,原本生意火爆的沿街餐馆,如今变身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该站点试运行一个月不到,已有至少15条生命得益于这个身边的“生命守护点”成功复苏!今天,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上海已连续三年将“新建医疗急救分站”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共新增急救分站32个,上海还在据此打造“大急救”体系,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崭新的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今日向市民开放参观,73岁的社区居民许关虎激动不已,“小区里老人也不少,有了这个急救站点,大家安心很多。”
▲自动心肺复苏机
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是2018年上海市新建7个医疗急救分站实事项目之一。2016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本市院前急救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市相关委办局联合制定下发五个配套文件,明确2020年要完成的具体任务(“1+5”文件)。其中核心指标是: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3.5公里、急救车辆数量达到每3万人1辆、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2分钟。
“嘉定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卫计委主要领导专项调研,我们还委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新增站点的位置、人力、车辆配置进行测算。”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戴臻介绍,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填补了这块区域的急救“空白点”,此地原本的餐馆租约到期后,相关单位不再与之续约,改造完工的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今年11月开始试运行。
从地图上看,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地处黄渡地区核心区域,毗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黄渡中学、黄渡小学,区域服务人口约8.45万,如今,一旦发生急救需求,病人可快速转运至瑞金医院北院、嘉定中心医院、安亭医院等。
“这个分站开设前,黄渡地区老百姓拨打120,救护车需从嘉定新城、江桥、安亭调派,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7分39秒。开设后,该地区3.5公里服务半径内平均急救反应时间9分15秒,为当地居民的日常急救及突发公共事件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戴臻介绍,试运行以来,该分站现场成功复苏15例,换言之至少有15条生命获益于该站点的设立。
这个分站不仅配备有自动心肺复苏机、监护除颤仪、斯赛克担架、楼梯担架、呼吸机、可视喉镜、实时生命体征传输系统、车载视频系统等“新式武器”,还通过开发完善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第一时间对患者病情评估医疗指导、病人生命体征实时传输、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等工作。比如,患者还在急救车上,生命体征信息已能通过远程传输系统“飞”到医院,相应的院内急救可以随即配齐。
“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是上海打造‘大急救’设想的一个缩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网络协调部副部长田建广介绍,上海“大急救”体系的构建就是希望联动社会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为抢救生命作出更大的努力。
嘉定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大力推进急救开展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等急救知识普及培训项目,就是希望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数据显示,80%的意外死亡发生在医院外,因此“第一目击者”如果有急救技能,对开展有效急救、挽回生命的工作意义重大。这也是“大急救”理念的意义所在。
截至今年11月底,上海市卫健委负责实施“新建7个医疗急救分站”这一市政府实事项目建设已圆满完成。其中,浦东新区新建3个医疗急救分站,徐汇区、嘉定区、闵行区和奉贤区各新建1个医疗急救分站,近期将陆续投入试运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明年还将继续在7个区新建10个急救分站,为的是持续减小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缩短急救平均反应时间,让上海市民更安心。
作者:唐闻佳
图片: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 供图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