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又是除夕!走亲访友、朋友小聚难免要喝上几杯。可是,到底喝什么,这可有讲究。
一生只有那点酒,谁先喝完谁先走
每每在饭桌上,总能听到有人说 “喝点酒可以活血对心脑血管好”。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喝酒虽然可以减少心梗的发生,但得不偿失。其他疾病如:中风,心衰,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均与饮酒呈正相关!
《柳叶刀》在2018年4月发表了一项关于饮酒与疾病关系的调查研究,其中包含了多个国家的599912名饮酒者。
结果显示,饮酒不仅与多种疾病相关,并且会减少寿命!
全因死亡(注:全因死亡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人数)和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和酒精消耗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每周酒精摄入超过350g,那全因死亡风险直接“起飞”!每周摄入超过200g的酒精,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明显升上去!
上图中纵坐标为预期损失寿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饮酒量越大,开始喝酒年龄越早,损失寿命就越多。40岁的饮酒者每周摄入量超过350g,预期寿命减少接近5年。
这可真是,一生只有那点酒,谁先喝完谁先走啊!
2800万人大数据,强势反驳“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2018年9月,一项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关于饮酒的研究发表于《柳叶刀》。本次研究调取了2800万人的大数据,并对饮酒者的性别、年龄、饮酒量、饮酒频率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酒精对健康的危害。
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全球每年死亡的3200多万人中,有280万是由饮酒导致的,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如下图所示,我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数最多的国家(当然,人口基数大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每年有70万同胞把命丢在了酒桌上!其中男性有65万之多!
这里您可能要问,根据上面的调查,男女在饮酒丢失寿命方面,好像也没多大差别啊?为啥饮酒致死人数中,男性占比如此之大?
饮酒人数性别分布比例,俄罗斯,大洋洲,欧洲,美洲的女性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上图为全世界饮酒人数及性别分布,我国男性饮酒者的数量明显高于女性。
就每日酒精消耗量来说,男性也高于女性。在我国,无论是饮酒人数还是饮酒量,男性都明显高于女性,所以难怪因酒精死亡人数中男性会如此之多。
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哪怕是少量饮酒,对身体来说都是害处大于益处。
不同国家对于酒精摄入标准也不一致。如在美国为14g,英国为8g,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中对于每日酒精摄入的建议是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25g什么概念呢?笔者随手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它的酒精含量是26.5g。然而这听啤酒,对于很多爱喝酒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请别问我为什么能随手从冰箱里拿出啤酒
所以喝酒这件事,能少喝就少喝,最好一点都别喝!
不喝酒,还能喝点啥?
既然不让喝酒,那这大过年的,大家也不能聚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啊!如果不喝酒,那应该喝点啥呢?
不喝酒,可以喝点茶啊!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的研究者,对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就是常说的“好胆固醇”)水平变化与喝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6年时间的随访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坚持饮茶≥4次/周的人,其HDL-C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绿茶效果最好,红茶其次,花果茶及其他最次,这个研究结果于2018年5月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
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招募了101510名年龄在18-98岁之间的健康的志愿者,每两年采集血样测定HDL-C水平,在6年的随访中,剔除了患病,使用降脂药物以及饮茶或健康记录不清晰的志愿者,最终有80182人纳入了分析。
总体来说,只要喝茶就会有一定收益,但是不同人群的收益大小还是有区别的。通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年龄大于60岁的老人,生活方式不够健康以及代谢紊乱的四类人,可以从喝茶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 从上到下分别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有无代谢紊乱与饮茶之间的关系
已经买好的酒 不喝还能干点啥?
那买好的啤酒怎么办呢?扔掉岂不是太浪费?没关系,不喝的啤酒不用倒,我们可以用来腌肉啊!
一篇刊登在《农业与食品化学》(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上的报道称:啤酒腌制后,烤肉更健康!
在我们烤肉的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在高温下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则又会形成一种名为多环芳香烃(PAH)的致癌物。
在腌肉时加入一些啤酒,啤酒中的抗氧化物质会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可以降低PAH的含量。在检测的三种啤酒中,黑啤酒会使PAH含量下降一半以上!
所以如果你想“养生”吃烤肉,不妨把不喝的啤酒用来腌肉。
如果上面的这些你都不感兴趣,那就……多喝热水吧!
但是注意,也别太热,有研究证实过热饮食(>65oC)会增加食道癌风险……
最后,小编还是要强调:喝酒这事,不沾健康,少喝怡情,豪饮伤身,强灌灰飞烟灭!
今晚就是除夕,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迎接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