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花园里,有一尊老者的半身雕像,不论春秋寒暑它都静静矗立着,仿佛这尊雕像所纪念的那位老人,静静守望着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心脏学科。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心脏病学之父”的董承琅。
他,求学于全美心电研究中心的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义无反顾归国;他首次将弦线式心电图机带入中国,开创中国心电诊断的历史;他的名字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多家著名医院联系在一起……
今天,承琅医学论坛暨董承琅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召开,海内外同道闻讯赶来,董承琅教授无数个医路奋斗故事令后辈击节。
如今,心电图已是常规心脏检查,但在100多年前,心电图检查的诞生实属不易,很快在心脏病诊断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4年,爱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的产生机制和改进、完善心电图仪,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显示,中国第一次心电图检查,发生在1928年,应用并不算晚。当时协和医院购进了两台美国Cambrige 公司生产的弦线式心电图机,自此,中国心电图专业开启。
最早应用这两台心电图机为患者检查的中国医生中,董承琅就是主要负责心电图工作的人。作为优秀的“海归”,董承琅把从美国学到的最前沿心电图知识和技术,应用到中国病人身上。
董承琅与夫人、三个儿子的全家福
董承琅教授生于1899年,因为父亲先后在鄞县四明中学、上海沪江大学附中任国文教师及大学副校长,以后任定海中学校长,董承琅小时候在宁波和上海两地生活。
1918 年,董承琅从沪江大学毕业后即赴长沙湘雅医学院学医。1920 年,他勤工俭学前往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攻读医科,四年后于1924 年6 月以优良的成绩毕业,获得医学院博士学位。
当时,大学医学院院长Dr.H.Cabot曾给董承琅一封公函,信中说:“由于你学习成绩优良,若你希望往美国任何一个医院任职,我完全愿意推荐你!”
董承琅自传中描述:“由于在美国留学期间,穷苦学生,尤其是穷苦的中国学生,备受人歧视与欺辱,加上当时罗氏基金会在北京创办了高水平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故1924 年夏决定走爱国道路,回祖国在北京协和继续刻苦深造。”
其实,这样的选择,董承琅的一生中一共做了三次。后来,他又有两次留学美国,但都选择了回国。出国三次、回国三次,董承琅曾回忆说,三次选择都是出于对祖国深深的感情。
1930 年,董承琅被协和医院送往密歇根大学医院内科,师从心脏学权威威尔逊教授,专攻心血管病学,密歇根医学院当时是全美心电学研究重要的中心。身在心内科最发达的美国,时逢心电图技术刚刚兴起的时代,董承琅并没有留恋那片热土,1931年学成归国的他,首次将弦线式心电图机带入中国,并与戚寿南在协和医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脏病科。随后,协和医院的心脏病科进入了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阶段。
在协和医院工作的10多年里,董承琅为中国心脏病学、心电图学的开创、启蒙与发展做出了广泛贡献。直到1941 年,日军占领北平,关闭协和医院后,董承琅南归故土上海。
1941年,他在上海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私人心脏病诊所。
上海解放后,董承琅教授受人民政府委托担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并着手建立了六院的心内科诊疗体系直至退休。
他还受时任上海医学院内科主任林兆耆教授的邀请,担任上海医学院内科名誉教授。同时,董承琅发起并组织成立上海内科学会,担任第一届会长。
从1958 年起,受卫生部的委托,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全国心脏病进修班,集合了全国各地高级心血管专科医师来沪进修深造的人员,董承琅编写讲义,传授心脏病诊断、治疗的新知识。进修班前后共举办多期,参加医师达百余人,这些学员后来都成为各省市医学院和医院的学科骨干。
1960年,董承琅教授领衔编著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心脏病学专著《实用心脏病学》,这本书是新中国心血管事业开篇之作,延续再版至今,影响着无数中国心血管学科的医学工作者。
董承琅对科研充满热情,早在1931 年,他就在《美国心脏病杂志》发表了第一篇重量级论文“黏液性水肿患者的心脏病”,在国际上最早提出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心脏的影响。他还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学者,早在20 世纪50年代,就开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1958 年他还明确提出血脂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这比著名的Framingham 研究成果提前至少十年。
正是基于他在心脏病领域的显著成就,1991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正式接收董承琅为荣誉院士,在世界心脏病学的大舞台上,董承琅为中国医生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和广泛的尊敬。
今年是董承琅教授诞辰120周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决定举办纪念大会,与国内心血管医学工作者们共同缅怀董承琅教授,继承和发扬董承琅的奋斗精神。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市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沈成兴教授称,大会除著名学者讲课外,还以多种方式展现董承琅教授的一生,比如推出《董承琅教授120周年诞辰纪念画册》,这本画册历时两年、经多方收集资料汇集而成,大量资料为首次披露,填补了部分解放前中国心血管学科发展的空白历史。
本次大会上还宣布成立董承琅心血管基金,将致力于帮助偏远地区的基层医师培训和深造,同时对优秀青年医生进行奖励,通过共同课题攻关和医学研究来培养基层医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董老是中国第一位获得美国心脏病协会名誉院士的中国医生,美国至今仍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我们也希望在他长期工作过的地方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造福中国医生及中国医疗,通过公益来培养更多的基层一线医生。”沈成兴教授称。
作者:唐闻佳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 均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