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天气?
“一出门就被热浪弹回来。”
“这个天出去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
“男生出门,立马变暖男;
女生出门,妆容难保全。”
酷暑天里,人们自然想怎么凉快怎么来:冷饮冰棍不离手,空调风扇全占有……这样虽然有了一时的清凉,但很多病根儿也悄悄埋下了。
专家提醒你,健康度夏最不该做的7件事。
1、一热就吃冷饮
热天里,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吃一根冰棍,喝一瓶冷饮。然而,食物过凉会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
吃了过凉的食物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引起恶心、呕吐等。
建议:
尽量少吃冷饮。感冒、气喘、咳嗽等呼吸道不适时,运动完、大汗淋漓时,女性生理期间、月经前后一周等,尤其不建议吃冷饮。
如果一定要吃冰品,最好选在饭后一小时、正午到下午3点时,冷饮入口后,可以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钟再慢慢咽下。
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杯姜茶,也可以吃点用生姜做的菜。
2、渴了才喝水,一喝就猛灌
夏天人体出汗多,及时补水有助预防血液黏稠,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还能预防泌尿结石。
然而,不少人喜欢大口灌水,这种喝水方式会快速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量,心脏工作量、心肌耗氧也会相应增加,容易诱发冠心病、心衰等。
建议:
不要等渴了才想起喝水,夏天不渴也要勤补水,每次喝三四口(约150~200毫升),每半小时左右喝一次。
即使渴了,也不要大口灌水,正确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
每天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早起一杯水(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时一杯水;餐前一杯水。
不要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的水),成年人每天至少饮水1500~1700毫升,儿童每日饮水量约为1200毫升。
3、空调开太低,室内外温差超过7℃
室外气温很高,如果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在冷热两种环境转换时,人体会有应激反应。比如血管突然收缩,可能引发心梗、中风等急症;肌肉筋膜痉挛,诱发肩背痛等。
空调房内长期不通风,含氧量下降,还可能造成胸闷、头晕等不适。
建议:
空调温度最好不低于26℃,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为宜。
不要频繁出入空调房,出汗时应该先擦干汗水再吹空调。
用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就应开窗通风半小时。
在空调房内要重点护好颈椎、肩膀、膝盖、脚踝等部位,更不能直吹身体,可以给空调安装挡风板。
4、满头大汗时冲凉
夏季洗澡次数较多,许多人喜欢冲冷水澡,尤其出汗或刚做完运动时,这对心脑血管很不友好。
身体大量出汗时,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冲冷水澡,头部血管急剧收缩,可能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甚至引起颅内出血。
冷水还可能刺激心脏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同时伴随血压波动,诱发心梗。
建议:
出汗时或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刻冲澡,更不能冲冷水澡。洗澡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后1小时左右,饱餐及空腹时不建议洗澡。
洗澡水的温度最好与体温接近,即35℃~37℃,对老年人来说,最好不超过40℃。
洗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尽量不超过半小时,并注意预防跌倒。
5、睡觉不盖被
盛夏,很多人晚上睡觉习惯不盖被子,甚至整晚开着空调,这对胃肠道、心脏等器官不利。
由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等7个国家的相关机构组成的团队发现,与其他季节相比,日照时间较长的夏天,夜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建议:
夏天睡觉最好穿上透气睡衣,既吸汗,还能防止受凉。最好再盖一床薄被子,保护好背部和肚子。
就寝前,可以先开一会儿冷气降低室内温度,等闷热散去,再关掉冷气,打开一点房门入睡。
6、光脚在家里走
脚底汗腺发达,夏天爱出汗,光着脚在冰凉的地面上走动,用凉水冲脚……这些贪凉的习惯,可能刺激脚部汗腺关闭,肢端末梢小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引起各种疾病。
建议:
即使是夏天,也最好穿双袜子,避免光着脚在地上走动。薄点的棉袜或透气好的丝袜,都能在皮肤和鞋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屏障。
夏季更要多泡脚,但不要用凉水冲脚。最好是每天晚上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20分钟左右,既能解乏,还可助眠。
7、电风扇直吹身体
夏季,不少人喜欢将电风扇朝身体直吹,冷风可能导致肌肉和皮下组织形成慢性炎症,引发关节酸痛等不适。
有些人夏天睡一晚,早上起来脸就歪了。这是因为风扇对着单侧面部吹,局部受凉引发了面瘫。
建议:
电风扇不要直吹身体,更不能直吹头部,最好设置成摆动模式。
日本家电连锁量贩店有乐町分店负责人小林直辉表示:“风沿房间对角线流通的通风效果最好,建议把电扇摆放在沿对角线位置上,对着墙角吹。”这样风会沿着四周的墙壁,形成“环绕风”,不仅凉快,还有助减少不必要的受凉感冒。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综合自生命时报、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