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的新突破!不久的将来,非病毒载体制备CAR-T细胞疗法或成为治疗实体瘤的一把“利剑”。
日前,在“2019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中,非病毒载体制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BZ019脱颖而出,这也是本年度“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中唯一上榜CAR-T细胞治疗技术。
作为该产品的研发者,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总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精准医疗专项首席科学家钱其军教授透露,目前BZ019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开展临床试验,用于CD19阳性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进入临床试验的非病毒载体制备CAR-T细胞治疗产品。
“BZ019中的‘BZ’寓意细胞中心神兽白泽。”钱其军介绍,白泽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知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及驱除方术。这与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清除异形细胞、衰老细胞、肿瘤细胞的功能异曲同工。
“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治疗肿瘤后可以产生记忆CAR-T细胞,可以长期监控并防止肿瘤复发。利用CAR-T疗法治愈的患者体内依旧可以检测到存留的CAR-T细胞,这也是治愈患者癌症没有复发的根本原因。”他表示,以非病毒载体系统来制备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方面相比较于病毒载体系统都有相应的优势。
第一是复发率降低。
非病毒系统转染的CAR-T细胞能产生更多记忆T细胞,可更大程度防止癌症复发。
第二是成本更低。
相较于病毒载体系统而言,非病毒载体系统的生产工艺更加简单、容易进行质量控制;在存储方面,非病毒载体使用的质粒DNA稳定性更高,存储要求也比病毒载体系统的RNA病毒更低,有效期更长。在转染的这一环节上,非病毒载体的成本只有病毒载体的1/10。
可以说,在其他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病毒载体系统制作的CAR-T细胞可节省大量成本。
第三是安全性更高。
病毒载体转染系统使用灭活的艾滋病毒进行CAR基因转染,可能存在病毒重新复制的风险,因此FDA建议对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进行15年的跟踪随访以确定安全性。与之相比,非病毒载体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从理论上讲安全性更高。
据悉,2019年11月19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合作,开展非病毒载体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BZ019)注册临床研究。产品后续的精准诊疗与转化应用将在上海孟超肿瘤医院进行。
作者:肖鑫 李晨琰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