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青壮年并非没病没痛,而是忙于拼搏事业,总与常规的社区医院开放时间“错过”;有一些老人不是不想去问诊,而是实在无力“出门”,几节台阶竟成为困住他们的“天堑”……经卫生部门认真调研,这些百姓的迫切需求如今获得满足。
今天,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上海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实施“延时服务”,居民在中午、晚间及周末均可在社区里实现“求医问药”,解燃眉之急。此外,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温暖“延伸”,“家庭病床”也已走入千家万户,今年初上海还出台了《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办法》,进一步规范服务。
社区“延时服务”暖人心,郊区开有工作日晚间门诊
在工作日延长服务时间、在双休日开设门诊,是满足居民“家门口”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职、在校人群错时服务的实际需求,近年来,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起延时服务,已形成较好的社会反响,2019年8月,市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时服务的通知》,统一明确了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延时服务的时间、内容与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基于需求,统筹资源,形式多样,灵活供给”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延时服务。
上海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处处长杨超介绍,新版“延时服务”要求实施5个月来,目前进展顺利,上海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严格落实延时服务工作要求,已实现“午间门诊全覆盖、双休日门诊全覆盖”。
具体来说,就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在工作日提供午间门诊,实现“中午连一连”全覆盖。目前,社区的工作日午间门诊时段一般为11:30-13:30,提供全科诊疗服务为主,确保白天服务不间断。
与此同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开设双休日门诊,实现双休日服务全覆盖。其中,周六、周日上午开设门诊比例达到100%,周六、周日下午开设门诊比例均超过50%(周六下午56%,周日下午53%)。
这半年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根据实施期间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对延时服务的科室与内容不断进行调整优化。比如,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休日增加了计免、五官、皮肤服务内容,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休日增加了检验、超声、心电图、放射科、输液室服务内容,嘉定区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双休日增加了服务时间,从原先的13:00-16:00延伸为11:00-20:00。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分中心、服务站等也纳入了延时服务的范围。通过延时服务,尤其是在双休日增加针对在职、在校人群需求的服务内容,有效满足这些人群双休日错时服务的需求,暖心服务广受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居民实际需求与周边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郊区为主,约四分之一的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提供工作日晚间门诊,满足“夜归人”的就诊需求,这些“晚间门诊”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一盏灯。
老龄社区来袭,“家庭病床”解无数家庭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作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延伸”,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在上海,“家庭病床”正走入千家万户,缓解无数家庭的燃眉之急。
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茅俭波记得辖区里有一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患高血压、骨质疏松,每次看病,光从4楼家中走下来,都能愁煞老人。建家庭病床后,如今茅俭波每周上门一次,老人的慢性病病情控制好了,到大医院的住院次数也少了。
“家庭病床对许多社区老人来说,真的是走心服务,雪中送炭。”长白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志宇告诉记者。
据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波介绍,2019年,该中心建立了379张家庭病床,该中心还结合医养平台,与养老机构建立“共管床位”等新机制,将家庭病床服务惠及更多社区老人。
据市卫健委介绍,作为国内家庭病床服务先行者,上海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已有30多年。2010年,上海市质监局发布实施的《家庭病床服务规范(DB31/ T487-2010)》,是国内首个家庭病床地方标准,在全国多省市推广。但随着时间推移,上海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病床服务面临新的需求与形势。今年1月,上海市卫健委在地方标准基础上制定《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办法》,进一步规范、提升家庭病床内涵。
根据新办法,进一步明晰家庭病床服务对象标准为:须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中和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办法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服务项目,以清单形式列出64项内容,让建床患者对可获得的医疗服务一目了然。
据分析,这64个项目较2010年的地方标准,在规范用药的同时,充实完善了中医项目,增加了适宜在家庭病床中开展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十种,还新增了临终居家安宁疗护项目等。
新办法也重新界定了开展服务的医疗机构类别,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了设有全科医疗科诊疗项目的门诊部和全科诊所。这些医疗机构要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登记,通过区级专业质控组或市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控制中心资质审核后,获得相应服务资质。
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同步成立,以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保障。
新办法也鼓励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机构引进智慧医疗系统、物联网设备、远程互联网服务设备等,与“互联网+护理”“互联网+医院”的工作形成衔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强化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质控与考核等。
目前,上海是国内每年建立家庭病床最多的城市。2018年,上海约有7.2万张家庭病床,新建家庭病床约5.4万张,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约占服务总数的95%。
市卫健委表示,随着本市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病床服务作为居家医疗、居家护理、医养结合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家庭医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进一步满足居民实际需求与缓解住院难的有效方法,相信随着新服务办法实施推进,上海市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将更趋规范,更为充实,更可持续。
作者:唐闻佳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