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境外疫情持续扩散,作为我国连接世界的重要门户,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防疫情输入已成当务之急。充分做好各方面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举措,上海有预判、有预案,更有决心、有行动。
做严做实落地后专用通道分流排查闭环、“直通车”接送转运闭环、属地社区管控闭环,各部门在精细化管理上持续用力,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严、做细、做实。“面对面”交接,“点对点”护送到位,在确保“一个不漏”闭环管理的同时,总有一抹抹亮色让人心生温暖,总有一个个瞬间令人默默感动,而这也正是这座城市让人安心的底色。
深夜12点他们告别旅客,马不停蹄驶回机场
3月14日晚9点半,浦东国际机场。30岁的马添骥熟练地套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一番从头到脚的“全副武装”。22点,他和小伙伴们准时守候在接机大厅杨浦区接待点,开启又一个不眠夜。
为确保无缝衔接,上海各区的接机人员都实行24小时值守。杨浦区的“三班倒”具体时间为:早班6点到14点,中班14点到22点,夜班则从22点值守到第二天早上6点。分流、登记、护送,每一班打的都是“团队战”。上岗前,每一组的小伙伴们都会进行多次演练,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尽可能考虑周全。昨晚上岗前,当晚值班组长王晓乐再次和大家明确任务。马添骥的任务,就是和同伴练瑞中一起,为旅客开通一条全封闭、安全的回家路。
航班mu588的一位旅客,在工作人员分流引导下,来到杨浦区接待点登记,与此同时,马添骥第一时间将其地址信息发布在工作群里。“这是我们殷行街道!”群里立即有人秒回。等登记核对流程完毕,练瑞中推过旅客的行李车,和马添骥一起将他送上了大巴。
11点20分左右,大巴离开机场,驶上深夜的上海街头。出机场、上华夏高架路,走军工路隧道……3月6日至今,这条路线,马添骥已经走了很多遍。不过坐在大巴第一排,他还是在心里默默预估了一遍这趟行驶路线的时间,随后拨通街道工作人员电话,“我们出发了,顺利的话,三刻钟后到。”抵达目的地前提前5分钟,他再次掏出手机确认:“过5分钟就到了,请做好准备。”
为给“直通车”接送转运闭环画上一个完美的圈,马添骥和伙伴们一直在琢磨沉淀经验。比如,在旅客登记的同时,第一时间发送关键信息,及时确认属地;在从接待点到大巴的短短两百来米路上,通过聊天再次核对信息,确保无误;途中,至少与街道社区两次电话,确保顺利衔接;此外,每次上岗前,他还会准备些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入境旅客,我们要尽可能提高效率,服务好。”小马说。3月13日那晚,一对夫妇推着行李车来到杨浦区登记台前,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孩子的小脸被口罩遮得严严实实,可能因为闷得时间久了,脸涨得通红,不停地扭动着身子,一边还“嗯嗯啊啊”地叫着。当这一幕落入马添骥的眼里,他心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心疼”——“我的儿子也正好8个月大。”在确保各个环节一个不漏的前提下,马添骥尽可能争分夺秒,连帮忙推行李车的步子也比平时还要再快上几分。登上大巴,他又主动征询其他乘客的意见,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马添骥把这一家三口的所在小区列为大巴抵达的第一站。
“每一位旅客都很配合,很可爱!”说起这些天接待过的旅客,马添骥一下子打开话茬。有一对国外回来的老夫妇,在飞机上一直担心怎么回家。下了飞机,老人意外地发现这一路都有人指引护送,特别是看到工作人员白色防护服上“杨浦”两个字,心更是一下子就定了。告别之际,老人连声道谢,“那一刻,我心里真的暖暖的!”马添骥说。
12点05分,大巴缓缓减速,停在嫩江路上一个小区的门口。马添骥第一个跳下车,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社区小分队交接,随后与旅客挥手告别。
把旅客都送回家后,大巴马不停蹄驶回指定地点消毒,然后再次返回机场待命。在准备换上一身新“行头”的间隙,马添骥活动了下筋骨,仰头来了个深呼吸,深夜微凉的空气让他的眼神顿时清亮,“满血复活,出发!”
文:邵珍
视频/图:张伊辰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