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至暗时刻》
[美]R.R. 帕尔默 著
曹雪峰 周自由 译
雅众 | 上海三联书店
共和二年,法国救国委员会为保护新生的共和政权免遭国内外敌人颠覆,制造了恐怖和怀疑蔓延的社会局面。R. R. 帕尔默不仅关注救国委员会采取的制度和行动,还跟踪12位委员在巴黎和外省激荡颠簸的斗争,用叙事性的语言还原生动真实的法国大革命历史。
《封建》
冯天瑜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封建”词义的历史考察入手,进而在概念史的论析上展开,即由词义史之“考”,导入思想文化史之“论”。新名“封建”的泛解已经约定俗成,本书试图从学理层面,通过对“封建”从旧名向新名转变过程的辨识,为中国古史叙事提供一个厘清概念的思路。
《海洋之间的欧洲:主线与变化 (公元前9000年~公元1000年)》
[英]巴里·坎利夫 著
徐萍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考古学家巴里·坎利夫重构了关于早期欧洲历史——从史前到古代世界,再到中世纪维京时期——的整个概念。坎利夫没有将欧洲当作国家和不断变化的政治性陆地疆域,而是将其作为一个面对多个海洋的地理生态单位。这些海洋和欧洲较大的跨境河流,保证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同时也鼓励了人们在交流与交换网络中的动态互动。
《教化:古希腊的成人之道》
[徳]维尔纳·耶格尔 著
王晨 译
后浪 | 上海三联书店
“教化”(Paideia)是每个希腊人都必须接受的文化教育,为随后西方数千年教育奠定了基本模式。本书即是一部以“教化”为主题的巨著:以其作为研究希腊文明整体的基础,展示希腊人成长之历史过程与他们对理想人格之精神建设的互动关系。该书构成了对希腊教化传统的综合性考察和对西方文明基础的深刻研究。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两次大战间的维也纳新哲学与石里克的遇害》
[英]大卫·埃德蒙兹 著
许振旭 译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从活跃在两次大战间的一批科学、哲学界知识分子们形成的“维也纳学圈”切入,勾勒了前后约70年的相关“硬文化”兴衰嬗变,既涉及我们熟知的罗素、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更有纽拉特、卡尔纳普等枢纽性人物。这幅宏大画卷不但覆盖欧美,包含科学与文艺的新气象,更有风云骤变,以及战后新哲学的硬核。
《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哲学指南》
[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 著
张亚萍、王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富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经典,而且涉及许多哲学议题。本书从哲学角度着眼,结合思想史视野,清晰而生动地分析了《国富论》的主要思想,与此同时也呈现了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哲学文集》等作品与《国富论》的内在关系,使我们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国富论》。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