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宿市场渐火,甚至打造了不少“网红”,令不少背包客趋之若鹜。然而,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9)》在探究共享住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宿”的发展及规制模式时发现,当前国内共享住宿身处法律空白地带,法律地位模糊,如何促进共享住宿这一新兴事物的健康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问题。
2018年5月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提到,2017年共享住宿交易规模约145亿,比上年增长70.6%,全年共享住宿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作为新兴业态,共享住宿的“流量带动能力”可见一斑,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新动能,在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增加房东群体收入、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等方面作用明显。但作为新生事物,共享住宿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背后隐藏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介绍,相比共享单车、共享打车,共享住宿的模式比较特殊,规制与前两者不一样。共享住宿作为依托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创新产品,应归入特种行业或类特种行业,其所具有的虚拟性和非传统性又增加了对其管理的难度。“这会涉及很多问题,短期居住期间与左邻右里的关系如何处理;平台全程保障力度有限,房东、房客因房屋产生的矛盾如何处理;共享住宿如何纳税,等等。”此外,共享住宿标准制定不统一,全新的房屋短租概念也引得各类短租平台“蹭着光环“混入共享住宿行业,造成业内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同时也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但目前尚无全国层面、统一、法律效力较高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
“在大力鼓励经济创新的背景下,规制太严不利于新兴事物的发展,但不及时有效管理,又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当前,共享住宿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目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已牵头多家平台起草《共享住宿服务规范》,这是国内首部行业服务规范,在多个方面对国内提供在线交易的互联网共享住宿平台和房东都给出了标准和指导性意见。《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9)》提出,在这一规范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共享住宿的特点,逐步出台相应地方法规以规制共享住宿市场,并尝试构建符合共享住宿特点的协同管理体系,探索由政府有关部门宏观监管,共享住宿平台日常负责,平台、房东、房客等分担责任的模式。目前上海在共享住宿起步和逐步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对有效的经验,一些共享住宿平台也在试图引入实名认证、信用评价等手段促进整个服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都为共享住宿平台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