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前的贾芸。
▲重返岗位的贾芸(前排右三,下蹲者)与同事们合影。(均医院供图)
人可以被击倒,但不会被打败!对已有30年护龄的上海护士贾芸来说,这番话别有意味。
1991年,风华正茂的贾芸因为意外导致左眼失明,奋斗的青春仿佛戛然而止。整整两年,她与绝望相伴——多次手术的痛苦、面容损毁的打击。但是,最终她选择了坚强,重回护士岗位。
若干年后的今天,她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护理专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凭借出色的护理水平,她开设的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吸引全国患者慕名而来;她受邀拍摄的糖尿病管理教程,成为大学院校最受欢迎的慢病慕课之一。
她付出所有,希望能帮助尽可能多的患者,只因为,她自己也曾是一名绝望的患者。
23岁花样年纪,遭遇飞来横祸
“时间过得很快,回想30多年前刚进护校的情景,放佛就在眼前。”日前,在仁济医院的一次座谈会上,贾芸回忆起了往事。
1985年,仁济医院首次向全市公开招收定向培养护士。为了照顾体弱的母亲,贾芸放弃报考高中,选择了护士学校。
贾芸顺利成为仁济护校第一批学生。医院特别重视,安排最好的医生给学生上课。1988年毕业时,成绩优秀的贾芸被分配到仁济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这是全医院挑战最大、压力最大的病区之一,集中了最优秀的护理团队。
贾芸在这里快速成长,口袋随时备着小本记录老师交代的要点。“当你看到生命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时,你会由衷感慨,在这里工作真的太了不起了。”工作不到四年,贾芸就被评为医院第一届优秀护士。
但在1991年,她遭遇了意外。那天,她读完夜校,走向自行车场,只听噼啪一声,瞬间感觉眼睛一阵剧烈的酸胀与灼烧感。“左眼前一片漆黑,直冒金星,水混着血从脸颊流淌下来。”贾芸意识到情况严重。
同学赶紧拦车将她送往最近的仁济医院,这里也是她的单位。当晚,等到眼科主任孙慧华赶到病房从她的左眼取出异物时,那块如半粒花生米大小的铁片居然还是烫的。医院组织了无数次会诊,尽最大努力救治她,市一医院、新华医院等眼科名家都来了……
“23岁,突然间从一个护士变成了病人,一切憧憬都消失了。”贾芸说,当时她深感绝望,一度想轻生。
重回岗位,一只眼看书看到泪水不止
但是,绝望的黑暗中,贾芸感受到了一道光。
忙于工作的父母,此时还要应对铁片伤人纠纷官司、照顾贾芸妹妹,早已疲惫不堪,这时,一群护理老师、同学主动承担起照顾贾芸的任务,从吃饭到睡觉,24小时看护着她。
贾芸说,当她成为绝望中的病人时,却第一次看清了护士这份工作的价值,“如果没有他们的精心照护和全力支持,我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整整两年,贾芸在不断的手术、治疗中“折返跑”,但是,她想重新回到护士岗位的愿望却一天比一天强烈。
“如果有一天我能回去,哪怕只在门诊叫号也没关系,我还想当护士。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绝望的人心中的黑暗,以及他们对生的渴望,我想帮助那些病人。”贾芸说。
在家修养时,贾芸背着母亲练习护理基本操作——打针。因为失去了左眼视力,视觉立体感没了,用一只眼打针难度很大。贾芸在脚上、手上练习,把自己扎得很疼,但她咬牙继续。慢慢练出门道的过程中,她也在积攒“回归”的勇气。
1993年,贾芸重返岗位,护理部安排她在手术室负责信息发布。这份工作比较轻松,但贾芸没有忘记做回护士、照顾病人的心愿。在手术室护士长的鼓励下,她加入了《围手术期系列化心理护理》课题组,做了很多科研工作,经常代表手术室参加学术会议和论文交流。
贾芸记得,她参与的项目涉及一套软件,但电脑还没普及,只好背着电脑主机去交流,结果护理部主任丁学易就帮她一路搬抬主机,穿越大半个城市去开会。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护士,我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鼓励我,点燃我活下去的希望。”贾芸说。这样的感动无处不在,在手术室工作六年,她完成了大专、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而这一切都来自丁学易的一再鼓励。
学习、备考,对贾芸来说不容易,她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用来看书,由于用眼过度,她的眼睛会很痛,眼泪止不住,但她总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好好活。”
“因为被爱过,所以才会更爱别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贾芸又迎来重要转型——作为护理部培养对象,她被调到糖尿病中心,成为医院第一个专科护士,从事糖尿病健康教育。
这一次,她又被“点燃”了。在科室主任刘伟的支持下,她和同事们在2004年成功申报了医学院的基金课题。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他们又培养了一批自我管理良好的志愿者,把他们的控糖经验和医护人员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在提高糖友们的自信心、改变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年,贾芸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发明教学工具,获得全国和上海市护理科技进步奖,全国各地护理学会、医院都邀请她讲学。
贾芸在全国糖尿病护理学界出名了。但她难忘的是,刘伟曾问她“你写这些文章的意义是什么?”贾芸被问住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呀!”刘伟又点醒了她。
“是啊!我不应该停在虚荣里,我应该把科研成果变成对患者的实际帮助。”2008年,仁济医院开出第一个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就是贾芸的门诊;2017年贾芸又在仁济医院开出第一个糖尿病护理特需门诊。
“接待的第一个病人从无锡坐火车慕名而来,让我特别感动。”贾芸的护理门诊里,很多受益患者后来自发留下来担任志愿者,帮助其他病友,与她相处最长的有13年之久,他们坚持“用生命影响生命”。
曾有一位患糖尿病的母亲向贾芸求助,说女儿读大一,也患糖尿病,但不愿打胰岛素、测血糖,因为怕被发现、被人看不起,直到某次体育课晕倒,罹患糖尿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女孩一蹶不振。
这对母女走进诊室那刻,贾芸就意识到女孩的心理问题很严重。“这次来看病前,你肯定也想象过我的样子。我跟你的想象一样吗?”贾芸试探着问。女孩低头说:“不一样。”
“其实糖尿病跟你想的也不一样。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看看你妈妈,她不仅病情控制得很好,还是糖尿病志愿者,很有活力。有些事,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看待它的态度。”女孩慢慢抬起了头。
“你得了病,可以更有力量地活。你要不要试着牵一下妈妈的手,原谅妈妈?天下没有一个母亲愿意把疾病传给孩子。能不能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给你的东西,不是压倒你的力量,应该是让你变得更强大的力量。”贾芸摘下眼镜,左眼的缺陷清晰可见,“我没有因为这个伤痛而放弃自己,而是让它帮助我成为更优秀的护士,让我更了解患者的痛苦,让我今天有机会看到我现在的一切。”
这一刻,母女二人泪如雨下,心里十多年的坚冰融化了。女孩开始积极用药,血糖控制得越来越好。女孩母亲给贾芸发来短信:“女儿的状态越来越好,现在海外游学,真心感谢您。”
这仅是贾芸帮助的众多患者中的一例。她说,糖尿病很大程度上属于行为疾病,但行为改变又非常困难,面对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她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如今,她在参与开发手机远程管理系统,还四处奔波呼吁慢病健康教育能纳入医保,让更多患者在得病的第一时间接受疾病管理教育。她还把目光投向糖尿病前期人群,希望这群站在糖尿病临界点的人不要成为新患者。
从事护士工龄30年,为何依旧这么投入?贾芸说,因为无数人的帮助、鼓励让她走到了今天,所以现在是她“返回爱”的时候。
“因为被爱过,所以才会更爱别人。”贾芸说,护理工作如同一盏灯,会永不止息地发出亮光,可以使病痛中的人们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