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肿瘤绝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时应取长补短,历经半世纪,这个观念正逐渐被学术界、医疗界认识乃至接受。在此期间,少不了一个人——龙华医院国医大师刘嘉湘。
7月5日-7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学术大会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刘嘉湘“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传承实践》在上海召开。会议旨在传承和发扬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学术思想,聚焦国内外恶性肿瘤治疗及相关科学研究新进展,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进一步促进中医和西医融合治疗肿瘤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本次大会同时召开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学术大会,国内外总共6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
大会特邀国医大师刘嘉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全国名中医郁仁存、潘敏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吕文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笑民、名誉主任委员林洪生,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加生。
“扶正治癌”学术思想的奠基人、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创始人刘嘉湘教授认为,正气虚损是癌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病机演变的关键,在治疗中强调以人为本,病证结合,主张采用扶正与祛邪、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达到“除瘤存人”“人瘤共存”。
在他的带领下,龙华医院肿瘤科经过5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充分证实了“扶正治癌”中医药治疗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
目前,扶正法现已成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法则,带瘤生存也已成为全世界晚期肿瘤治疗共识。
刘嘉湘教授表示,中西医融合防治肿瘤事业任重而道远,中医药是一个宝库,在防治恶性肿瘤的领域大有可为,通过积极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优势,将中医药应用于癌症的防治,构建癌症全程防控体系,将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医人应该自信、自立和自强。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和根表示,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肿瘤绝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时应取长补短,强调辨证论治,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比如,手术后早期患者,可促进术后康复,防治复发转移;晚期不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应用中医药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瘤体,延长生命;中医药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以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疗效为目标。
李和根主任也展望了龙华医院肿瘤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华东地区恶性肿瘤防治的区域中心,龙华医院肿瘤学科要肩负起引领全国及区域中医肿瘤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龙华医院已派遣学科骨干定点在浙江宁波、江苏苏州等地医院开展科室共建项目,用实际行动服务了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将来会进一步拓展安徽、福建、山东等地的合作项目。
今年5月,由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龙华医院肿瘤科李和根教授等领衔完成的项目“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组牵头制订肺癌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的国家标准,制订常见肿瘤诊疗指南3项,中医临床路径2个;获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88项,发表论文243篇(SCI收录17篇),出版著作1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医院自制制剂5项,实现成果转让5项;培养国内外医疗机构各级人才、硕博士等5000余人。
目前,相关诊疗方案已在全国188家单位推广,龙华医院的就诊患者来自海内外3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超过2000万人次,援建国内肿瘤专科51家,其中13家获得国家中管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
该项目组还成功研制国家新药3个——芪天扶正胶囊、蟾乌巴布膏、金复康口服液。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怀琼,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范忠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肖臻等专家领导参会并致辞。大会的召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普及中西医融合治疗肿瘤总体策略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更好地推动中医肿瘤学科发展,惠及更多百姓。
大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刘嘉湘“国医大师”工作室联合承办。
作者:唐闻佳 陈豪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