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学人多嗜书,逢有用之书必入,直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老师道出其中玄机:那个时候,常常下午三点多学校上好课,陈子善就会从华师大出发,乘公交车一路晃过去,大概傍晚时候就可以到达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学术书苑里转上个把小时,总归能碰上一两册“不能释手”之书,付款、走人,时间刚刚好回家晚饭。但是,绝不是每本可用之书都要买,“一来藏书要精,二来买书也要受经济条件制约”。遇到只是用而不必藏的书,陈子善会在学术书苑翻个大概,晚些再去图书馆找找,借来一用便是。
老先生选书不差毫厘,年轻学人买书记录人生历程。但凡新书入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都会在扉页上简短记录购书的时间、地点等主要信息。1992年5月18日上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生傅杰结束了华师大博士生考试的最后一门科目,下午便直奔学术书苑买了赵吕甫《史通新校注》与《容肇祖集》。同年9月7日,作为“新生”抵校报到,次日便到学术书苑,买了《汪辟疆文集》、张舜徽的《清儒学记》与尼釆的《论道德的谱系》。傅杰那本裘锡圭先生的论文集《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扉页上,分明记了“一九九三年二月九日购于学术书苑”。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