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一本好书出版,得到这个讯息和买到一本都远远不如今天来得方便,幸亏有老严在中间折腾。一天,老严和往日一样在柜台后面盯着目录,一位皮肤黑黑、个子不高、学者模样的中年人直奔他走来,虽是常客,却叫不上名字,他把一本《自然辩证法》杂志递给老严,指着一条广告——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这本好书你知道吗?作者普利高津就因为这个‘耗散结构’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流行病的爆发、社会的动荡、经济危机都是可以通过这个理论预测的。”老严一听,知道是本好书,即刻写信去出版社订书。一进就是四五百本,果然一销而空。当然,书到了自然先帮那位先生留了一本。
学术书苑卖书,向来不用等书上架。墙上两块板,写满了新书的征订信息。预订者不需付清书款,只要给5分钱,一张明信片上写好地址之类的信息就算预订成功。广而告之的同时,又做了市场调查,使得经营者对于书籍销量有了个大概的估量。80年代是朦胧诗的黄金岁月,“鼓吹手”严钟文一路摇旗呐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从四川大学调至深圳大学工作,出发前严钟文来到学术书苑转一转,一见到墙面上层层叠叠的新书推荐卡片,严钟文诧异了,坐下来一口气写了100张卡片,还禁不住感叹,“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好书呢?”
严钟麟为读者找书,甚至找到了别人家的“书房”,但好心却没能办成“好事”。一次,老严拦住正在书苑翻书的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钱玉林,问他是否愿意将自己那本《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让与另外一个苦寻许久的学者?对方愿意出30块钱。钱玉林面露难色:“我确实买过的,但一时不知道放在哪里。”30年后,钱老仍不后悔当时的推托:“我要30块钱干嘛?书让出去了,就再也不能派用场了。”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