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现状
——沈丹森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之一)
2014.5.19
沈丹森(Tansen Sen)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中心主任。印度那烂陀大学理事会理事。先后在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致力于亚洲史的研究,对佛教、中印交流、丝绸之路考古等问题尤为关注。出版著作有《佛教、外交与贸易:600—1400年中印关系的重整》(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3)等。他与梅维恒(Victor H.Mair)合著的《亚洲与世界史语境中的传统中国》,作为亚洲学会“亚洲研究关键问题丛书”的一种于2012年出版。2013年,任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目前正在研究的两个课题分别为“十四、十五世纪的亚洲跨文化贸易”和“印度、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网络”。
何谓中印研究?
中印研究领域从未有过界定。一个原因是这个领域在大专院校内仍未有明确的课程规划;另一个原因则是可融入此领域的学术内容太多太广,难以梳理。有关印度与中国之间在历史上和当代的互动,以及两国比较研究的著述,或许最容易被划入中印研究的范畴内。这两类研究可包含若干子类,如探讨佛教流播与影响,两国历史上的商业往来或当代经济关系,或比较国家形成、战略政策及其他方面的研究。一些分析将重点放在双边关系与比较,另一些则把中印关系放在一个更广泛的区域或全球框架内进行讨论。另外,还有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相互描述,如行记、评论、译文、甚至网络帖子,这些材料均为中印关系提供了重要见解。
以上三个类别或可初步勾勒出中印研究的轮廓,也有助于划分中印问题研究与著述从19世纪演变至今所经历的四大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19世纪),泛亚洲主义阶段(1901-1961年),冲突阶段(1962-1988年),中印大同阶段(1988年至今)。中印研究在很多方面受到当时地缘政治和双边关系的影响。一方面,19世纪的史料翻译主要由欧洲汉学家展开,与欧洲帝国主义延伸至亚洲有密切关系,而亚洲学者在泛亚洲主义阶段推动的新一波学术研究,则是对欧洲殖民主义在亚洲扩张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学者在后两个阶段发表的著作,则明显受中印关系阶段性恶化及其后两国经济崛起所影响。
作者:沈丹森 陈源源 陆彩霞
责任编辑:李纯一